Type-C取代耳机孔的利与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ype-C取代耳机孔的利与弊.docx

Type-C取代耳机孔的利与弊在3.5mm标准耳机孔“一统(音频接口)江湖”的今天,以乐视手机2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却对其“痛下杀手”,将声音的传递通道从3.5mm耳机孔转移到了USB。那么,这种方案到底好不好?它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呢?乐视抢先苹果“抹煞”耳机孔早在2015年底,一则“苹果iPhone 7要取消3.5mm耳机孔”的小道消息就在网上流传开来,随后又被一些供应链和所谓的内部人士加以确认。在iPhone 7发布之前,乐视推出的乐2系列手机却抢先苹果一步“干掉了”手机身上的耳机孔,利用全新的USB Type-C接口作为声音的传输通道,并打出了“CDLA”(Continual Digital Lossless Audio,全程数字无损音频)技术概念(图1)。用乐视官方的话讲,在CDLA技术的帮助下可让手机彻底告别3.5mm耳机的模拟传输信号易被干扰而带来的耳机噪声,声道隔离度差带来的劣质立体声,以及手机与耳机不易匹配导致无法释放出全部音质。那么,CDLA技术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值得为了它去牺牲熟悉的耳机孔?扒开CDLA神秘的外衣对使用传统3.5mm耳机孔的手机而言,声音的传输通道是这样的:数字信号通过手机内置的Codec(解码器,可细分为“DAC”和“运放”两个部分)转化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耳机孔输出到耳机的喇叭上,整个过程涉及到了数模转换,音频信号会出现一定的衰减,从而丢失一些细节影响到音质的还原(图2)。乐视主打CDLA技术的核心是USB Type-C接口,数字信号无需转换就能通过这个接口直接传输到USB Type-C耳机上(图3)。然后,通过USB Type-C耳机插口内集成的DAC芯片对数字信号进行解码并传递到耳机喇叭上。了解了CDLA技术的工作原理,接下来我们就能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了。USB取代耳机孔自古有之CDLA技术的关键点有两个,其一是绕过了3.5mm耳机孔,通过全新的、支持“盲插”的USB Type-C用来传输音频信号,听起来很酷不是吗?实际上,包括USB Type-C在内,Type-A(标准USB接口)和Type-B(Mini USB、Micro USB)类型的USB接口全都支持音频信号的传输。在PC端,使用USB接口的耳机又被称为“USB耳机”,哪怕PC上没有声卡,插上这种USB耳机也能传输品质不俗的音乐。究其原因,是USB耳机内集成了声卡芯片(大都是免驱动安装),可以脱离PC内置声卡而独立使用。在功能手机时代,使用USB作为声音通道的产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余年前的摩托罗拉L7,使用Mini USB作为耳机接口(图4);在Windows Mobile称霸的PDA手机时代,HTC Touch Diamond同样是将Mini USB作为耳机接口的代表;在时下主流的Android智能手机阵营中,以OPPO R5为代表的超薄手机也用Micro USB取代了3.5mm耳机孔(图5)。可以说,手机使用USB作为声音通道压根就不存在任何技术门槛,乐视所做的只是将Micro USB换成了USB Type-C而已。从Android 5.0开始,谷歌便在系统中集成了标准USB Audio驱动库,可以通过USB传输音频信号。因此,以华为P9、LG G5为代表的新款手机都能完美使用乐视自家的USB Type-C CDLA数字耳机就显得“理所应当”了。将DAC从内部转到外部CDLA技术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在USB Type-C耳机的接口内集成了独立的DAC芯片,将数字信号的解码工作由手机内转到了耳机里(图6)。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CDLA技术的工作流程,下面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Codec”和“DAC”这两个关键词。首先,时下主流的智能手机处理器(SoC)内不仅集成了CPU、GPU、通讯基带,也会整合一个Codec模块,它具备DAC(Data to Audio Codec)和ADC(Audio to Data Codec)两项功能,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而我们通常会将这种处理器内集成的Codec直接称为“Codec”。对音乐发烧友而言,处理器集成的Codec水平太差,根本无法满足“黄金耳”的要求。因此,一些厂商会在手机里集成额外的Codec芯片,比如vivo Xplay 3S和X6 Plus就分别配备了独立的ESS ES9018K2M/S4398 DAC芯片(图7)和TI OPA2604AU/AD45257运放芯片(图8),二者结合后就能扮演Codec的角色。那些被冠以HiFi称号的音乐手机,清一色都是以独立的DAC单元(或额外的运放芯片)为主打卖点。图7 :vivo Xplay 3S内置的ESS ES9018K2M DAC芯片,本图来自数码多图8:vivo Xplay 3S内置的TI OPA2604AU运放芯片这些独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