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动及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动与静 太阳从东方升起 日出 日常 太阳从西边落下 赛跑冠军 豹在狂奔 候鸟在飞行 奥运上的中国运动员 你能举出那些在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吗? 1、上学的学生、下班的工人、飞翔的小鸟、游动的金鱼、飞驰的汽车、奔跑的骏马、流动的空气 2、地壳的运动,大陆板块的碰撞产生了地球上的高山和峡谷;江河的流动形成沟壑和平原;宇宙大爆炸带来了满天星斗;水城威尼斯在不断下沉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 (1)词汇与运动 上升物体:升起、升高、跳跃 下降物体:下落、下降、下沉、垂落 下跌、倒下、摇摇欲坠 回转运动:回旋、转动、环行、兜圈子、 扭转、自转、饶转、盘旋 振动运动:摆动、抖动、摇动、颤动、 摇晃、波动、颠簸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歌与运动: 《登鹳雀楼》 王之涣 音乐与运动: 古琴曲《流水》 绘 画 与 运 动 绘画与运动: 《万马奔腾图》 例: (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 汽车 公路上的树 飞快的行使 月亮 地球 升起来了 月亮 云层 在穿行 (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 (1)选择参照物 (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 (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 物位置是否改变。 参照物选择的原则: 1、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不论是静止的物体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具体要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结果往往不同。 参照物选择的原则: 3、有时参照物的选择并不唯一,但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 4、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5、经常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如“太阳东升西落。”(这时候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 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研究的物体 标准物体 位置是否改变 动或静 乘客 地面、树 改变 动 乘客 司机、汽车 没改变 静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如果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判断的结果可能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运动: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相对静止: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 1、运动的世界: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当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3、参照物: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4、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当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如果选取的参照不同,他的运动状态有可能也是不同的。 1、下列各项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放糖的水变甜了 B 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 C 铁生锈了 D 水结成冰 2、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名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帆船、河岸 B 河岸、帆船 C 青山、太阳 D 青山、划船人 B A 3、“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 的物理知识所导致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在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现象中,我们以为竹排在“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我们说青山“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