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第八章饲料微生物课件
学习内容?: 第一节 青贮饲料调制与微生物活动 第二节 单细胞蛋白饲料 第三节 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学习要点: 掌握青贮饲料发酵原理和微生物活动; 掌握SCP饲料特点; 掌握常见饲料中毒的危害。 第一节 青贮饲料调制与微生物活动 一、青贮饲料与青贮概念 青贮饲料是指新鲜青饲料切短装入密封的青贮设施 (窖、塔、袋)中,经微生物发酵而调制成的一种多 汁、耐贮存饲料。青贮饲料的调制过程称为青贮。 二、青贮饲料特点: 质地柔软,具有酸香味; 耐保存(2-3年); 饲料养分损失8%,其中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机酸,蛋白质部分水解,纤维素、维生素、木质素和脂肪含量基本不变; 可与蛋白质饲料搭配饲喂。 四、青贮原料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乳酸菌 有益微生物 酵母菌 肠杆菌 有害微生物 丁酸菌 腐败菌 霉菌 乳 酸 菌 是一类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乳酸发酵)的细菌总称。 G+球菌或杆菌,微需氧菌,适宜生长温度20-30℃。 常用菌种为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它们通过乳酸发酵作用,一方面使青饲料软化,另一方面抑制不耐酸有害微生物生长。 酵 母 菌 需氧菌,青贮初期短时生长繁殖,进行乙醇发酵,使饲料具有芳香味。 丁 酸 菌 是一类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丁酸的细菌总称。 G+梭状芽胞杆菌, 严格厌氧,不耐酸,嗜水。 腐 败 菌 种类多,需氧、厌氧或蒹性厌氧,不耐酸 分解饲料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生成胺类物质和酸类等,不仅降低饲料营养成分且产生苦臭味。 霉 菌 需氧喜酸; 贮室密封不严漏气时,它们快速生长繁殖,使饲料发霉变质。 1.耗氧期(青贮环境从有氧至厌氧的过程,3-5天) 原料切碎(∠1cm) 分层装填(30cm/层) 密封压实(高出窖口30-50cm) 植物呼吸作用和各种好氧微生物短暂生长 厌氧环境形成 2.微生物竞争发酵期 兼性厌氧菌、厌氧菌竞争性生长繁殖 ↓ 乳酸链球菌生长占优势,进行乳酸发酵 ↓ 乳酸积累,pH下降 ↓ 抑制有害微生物 乳酸发酵能否占主导地位是青贮成败的关键。 3.稳定期(20天- 3个月进入稳定期) 乳酸杆菌生长占优势 ↓ 乳酸进一步积累,pH值不断下降,其它微生物 停止活动或死亡 ↓ 乳酸含量1.5-2%,pH4-4.2时,青贮饲料成熟 ↓ 乳酸杆菌受抑制并逐渐死亡,饲料长期保存 4. 开 窖 期 青贮饲料成熟后开窖取料; 每次取料后用薄膜盖紧,减少空气进入。 六、青贮原理 乳酸菌分解WSC产生乳酸,使饲料酸化变软,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 乳酸积累,饲料pH迅速下降,抑制有害菌生长,使饲料不变质。 厌氧环境的形成,抑制霉菌生长,饲料得以长期保存。 七、优质青贮料的调控措施 添加乳酸菌制剂1000亿个活菌/吨 1.促进乳酸发酵 添加糖蜜 添加酶制剂 2.抑制丁酸发酵 原料预干(50-70%) 添加甲酸 3.防止二次发酵(青贮室开封后,霉菌快速生长繁殖,导致青贮饲料发热,急速腐败的现象。) 原料切短 装实压紧 密封良好 第二节 单细胞蛋白饲料 工业废液 酒渣、豆腐黄水、味精废液、纸浆液、糖渣、乳清等。 残留较多有机物,供微生物生长。 农林废物 植物秸杆、壳类、玉米芯、木屑等 含40-45%纤维素,用水解法将其转化为糖液,供微生物生长。 要求 生长速度快,易于培养; 合成蛋白质效率高;体积较大,易于分离收获; 无毒、无致癌性、不易变异。 常用菌种 微型藻类:螺旋藻 细菌:甲烷菌、甲醇菌、乳酸菌、光合细菌 酵母:假丝酵母、啤酒酵母等 原料预处理(水解、中和、净化) 装于发酵罐 加辅料(水、氮源、无机盐) 加入菌种进行发酵 分离菌体 浓缩、干燥、粉碎、包装 第三节 微生物与饲料中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