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程标准]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轻巧识记]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
[史论术语]
①从汉至唐,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家天下”思想。
[概念阐释] 八股取士
明清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故名八股取士。
[轻巧识记]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易误指正]
隋唐实行科举制后,科举考试不是官吏产生的唯一方式,通过赏赐、战功、门第、恩荫等途径获得官位的仍然很多。
[史论术语]
①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② 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但是,君主专制政体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轻巧识记]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史论术语]
①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②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辨析比较]
1.宰相制与内阁制
宰相和内阁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但二者的地位有很大差别。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地位巩固,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虽然也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2.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
前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实际的权力,一切听命于皇帝,是皇权加强的产物;后者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尤其是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或向议会负责,或向君主负责。
[史论术语]
①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②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一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汉唐以来,皇权和相权是如何消长的?反映了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演变怎样的特点?[史论形成]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 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 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 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4)宰相既实行分权, 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
主题二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古代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官原则、选官基础上有什么发展变化?归纳总结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给我们什么启示?
[史论形成]
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主题三明朝内阁制的性质、权限和作用
史料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室,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从史料中可以得出内阁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权限和作用?
[教你读史]
从史料中“票拟”信息看内阁是否有决策权;从“私人办公室”中认识内阁的性质;从皇帝是“真正领袖”印证阁臣的权力和地位。
[史论形成]
明朝内阁制的性质、权限和作用
(1)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权限:阁臣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3)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
一、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题源材料] 摘自2012年江苏高考T21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