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六牛羊要传染病
国家精品课程: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 牛羊主要传染病 五、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来诊断疾病。鉴别诊断要考虑疥癣病与虱病,二者都是动物寄生虫侵袭所致。 六、防治 严格检疫,若发现病羊与疑似病羊,应隔离封锁,全部扑杀。坚决不从疫区引进种羊。 对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生物制剂和药物。 子项目十六 羊梭菌性疾病 (一)病原 腐败梭菌是革兰氏阳性的厌气大杆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属。本菌在体内外均能产生芽胞,不形成荚膜,可产生多种外毒素。病羊血液或脏器涂片可见单个或2~5个菌体相连的粗大杆菌,有时呈无关节的长丝状,其中一些可能断为数段。这种无关节的长丝状形态,在肝被膜触片中更易发现,在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 原 本病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革兰染色阳性,是长的大杆菌、厌氧菌。本菌能形成芽孢,芽孢大于菌体的宽度,位于菌体中央,呈椭圆形,似梭状,故名梭菌,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是本菌特点之一。本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常在土壤、饲料、饮水、粪便中。梭菌繁殖体的抵抗力并不强,一旦形成芽孢后,对热力、干燥和消毒药的抵抗力就显著增强。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特点为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往往在表现出疾病后绵羊便很快死亡。症状可分为2种类型: a、以抽搐为其特征,在倒毙前四肢出现强烈的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服过多,随后头颈显著抽缩,往往死于发病后的2~4h内。 b、以昏迷和静静地死去为其特征,病程不太急,其早期症状为步态不稳,以后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以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通常在3~4h内静静地死去,搐搦型和昏迷型在症状上的差别决定于吸收的毒素多少。 (四)病理变化 病羊死后立即解剖,见到肝脏肿大,暗紫色,切面外翻,质脆,右叶表面有核桃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的坏死。脾脏肿大,质地松软,肾脂肪囊水肿,并呈黄色胶冻状,心外膜水肿,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呈乳白色,结肠淋巴结出血、水肿,肺门淋巴结出血,周围有黄色胶冻状物,大网膜有多处凝血块,大小不一,腹腔约有500ml血红色液体,暴露空气后则凝成黄色胶样纤维蛋白块,瘤胃部分黏膜出血,真胃黏膜、小肠黏膜全部呈紫红色,为严重的弥漫性出血,膀胱黏膜有密集的针尖状出血点。 (五)诊 断 本病的确诊,除根据临床症状外,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本病应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加以区别。 (六)防 治 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避免吃过量结籽饲草。发病时搬圈至高燥地区。常发区定期注射羊厌氧菌病三联苗或五联苗,大小羊只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 对病程较缓慢的病羊,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80~160万单位,每天2次;磺胺脒按每千克体重8~12g,第1天次灌服,第2天分2次灌服; 10%石灰水灌服,大羊200ml,小羊50~80ml,连用1~2次。此外,应结合强心、补液、镇静等对症治疗,有时尚能治愈少数病羊。 二、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 四、病理变化 1、梅迪病 剖检变化限于肺及其局部淋巴结。病重者肺的重量要比正常时大2~4倍,体积也有增加,在开胸后,其塌陷程度很小。但体积的变化不如重量的变化明显。肺增大后的形状正常。病部组织致密,质地如肌内,触之有橡皮样感觉。健康肺的粉红色被特殊的灰棕色所代替。膈叶的变化最大,心叶和尖叶次之。如给病部切面滴加醋酸,很快便会出现针尖大小的小结节。健康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并无明显界线。局部淋巴结大而软,切面均质发白。 病理组织变化主要为慢性间质性炎症。肺泡间隔呈弥漫性增厚,这主要是大单核细胞浸润的结果。淋巴细胞造成的浸润较轻。经常可看到肺泡间隔平滑肌增生,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的淋巴样细胞浸润。微小的细支气管上皮常有增生,有时邻近的肺泡发生解体和上皮化。肺泡的巨噬细胞里会有包涵体,常有一个或几个位于胞浆里。其直径为1~3nm,球形,用姬姆萨染色很清楚。 2、维斯纳病 剖检时见不到特异变化,病期很长,后肢肌内经常萎缩。少数病例的脑膜充血,白质的切面上有灰黄色小斑。 中枢神经的初发性显微损害,使脑膜下和脑室膜下出现浸润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增生。病重者,脑干、桥脑、延髓及脊髓的白质里广泛存在着损害。开始时,显然只是胶质细胞构成的小浸润病灶,但可融合成较大的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