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副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副词

* * 九 副 词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一、关于副词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方式等的词。 程度副词:很、略微 范围副词:都、只 时间副词:已、正在 情态副词:简直、偏偏 否定副词:不、别 表敬副词:请、惠 2、副词的虚实问题 实词说: 1、副词的性质及分类 《马氏文通》:“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 陈望道《文法简论》:“汉语里的名词、代词、……副词都能单独做句子成分,都是实词。” 虚词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代词、副词、连词、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些,可以称为虚词,和以前所谓‘虚’字的范围大致相同。” 半实半虚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副词可说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它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可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不算纯实,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 二、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高 表示程度低 表示程度更近一层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触龙说赵太后》) 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少 现代:不多;缺少;年轻 古代:稍微、略微 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2、稍 本义:禾苗的末端。 现代:稍微(程度副词) 古代:逐渐(时间副词) 自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秦始皇本纪》)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史记·梁孝王世家》) 大约唐代时,“稍”产生了“稍微”的含义。如: 《唐语林》:“稍不如意,相顾笑议。” 《因话录》:“妆饰稍过,上见之极不悦。” 3、颇 本义:歪头 现代:很 古代:①稍微 ②很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见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王充《论衡》)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很)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颇’字自古就是不足的表示。”又:“纵使这里的‘颇’有‘甚’字意,也只是个例外。” 三、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事物范围的副词。 强调范围大 限定范围 表示相互之间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战国策·楚策》) 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1、但 现代:转折连词,但是 古代:只、仅仅 “袒”的古字,本义是脱去上衣。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无他,但手熟耳。(《卖油翁》) 2、徒、特、第(弟)、直 徒 本义:《说文》:“徒,步行也。” 现代:徒弟 古代:只、仅仅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特 本义:三岁兽 引申为一头野兽 《礼记·内则》:“庶人特豚,士特豕。” 《伐檀》:“胡瞻而庭有县特兮。” 虚化为“只”、“仅仅”的含义。 此特匹夫之勇也。(《汉书·韩信传》) 第 “但”的通假字(第:定母脂部;但:定母元部) 。 《词诠》:“第、但一声之转。”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弟 直 “特”的通假字(直:定母職部;特:定母職部)。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3、仅 《说文》:“仅,材(才)能也。” 古今都用来限定范围。如: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 唐代诗文中“仅”可表示多,“将近”、“几乎”的意思。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某有中外亲族数千口,兄弟甥侄仅三百人。(《唐语林》) 四、时间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等发生的时间以及与时间有关情况的副词。 已经发生 正在发生 持续发生 将要发生 多次发生 逐渐发生 终究发生 《汉书·张骞传》:“骞既至乌孙。” 《战国策·燕策》:“蚌方出曝。” 《答李翊书》:“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 《郑伯克段》:“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秦始皇本纪》:“自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陈胜起义》:“其所置侯王将相,竟亡秦。” 古代还是情态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居(竟)然”义,读“zēng”。如: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2、再 古代:数词,“两次”或“第二次” 现代:又一次 表达“两次”义。如: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膑》)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