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室微生物危害评估
实验室微生物的危害评估
第一章 结核杆菌的危害评估
1 流行分析
1.1 结核杆菌包括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二者有共同抗原存在,有交叉免疫力。人感染人型结核杆菌后可引起严重肺结核,肺结核的发病率、病死率高,至今仍是世界上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点传染病。据WHO报道,每年全球大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死于该病。目前,世界上很多地区因艾滋病、吸毒、贫困导致的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酗酒等原因,发病率以有上升趋势。
1.2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的飞沫、气溶胶、唾液均可传染。传染源是人或牛等动物。
1.3 结核杆菌对干燥抵抗力特别强,粘附在尘埃上结核杆菌可保持传染性8-10天,在干燥的痰内可存活6-8个月。
1.4 5%石炭酸、70%乙醇、来苏儿等化学消毒剂可杀灭结核菌,物理消毒方法主要是紫外线照射,日光下50分钟或60℃10-30分钟即可杀灭。
2 实验室危害
2.1 实验室人员结核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9倍。
2.2 通常含有1-10个结核杆菌的1-3um的气溶胶即可致病。
2.3 在实验室的标本处理和检测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溶胶。具有传染性的气溶胶的吸入是结核杆菌感染实验室人员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当实验操作不当时更易发生感染。
3 防治措施
3.1 结核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酸胺等抗结核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应给予标准化疗方案进行规律治疗。
3.2 处理已知或疑有结核杆菌的样本需要在II级生物安全实验内操作。
3.3 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3.4 须接种卡介苗预防。
第章 淋病双球菌的危害评估
1 流行分析
1.1 淋病双球菌引起人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粘膜感染和播散性感染。男性感染后可引起淋菌性尿道炎,继之可引发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女性可引起宫颈炎、尿道炎,继之引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炎等。此外,淋球菌可通过血行或淋巴以不同的方式向全身各处播散,可引起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关节炎、腱鞘炎、心内膜炎、胸膜炎、肺炎、腹膜炎、淋菌性败血症等。
1.2 淋病病人、慢性无症状带菌者(多为女性)是传染源。以性接触传播为主,非性接触(如新生儿通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可引起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也可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1.3 淋球菌对外界抵抗力较低,营养条件要求较高,在外界不易存活。淋球菌离体后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1-2小时,在潮湿衣裤、毛巾、被褥中能存活10-74小时,在脓痂和分泌物中可存活6-8天。对物理和化学灭菌方法抵抗力较差,39℃下能存活13小时,40℃存活3-5小时,50℃仅能存活5分钟;1%酚液、0.1%硝酸银及1%蛋白银均具杀菌作用,菌体在10分钟内即死亡。
2 实验室危害
2.1 具有感染性的物质主要是患者的分泌物(阴道和尿道分泌物等)。
2.2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避免实验室工作环境的污染。
3 防治措施
3.1 头孢菌素类、壮观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淋病效果良好。
3.2 主要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和同伴教育;避免婚外性行为;推荐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一旦受感染,及早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传播。
3.3 实验操作应BSL-2级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
第章 霍乱弧菌的危害评估
1 流行分析
1.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消化道传染病。霍乱弧菌主要来自病人或带菌者,可经消化道引起急性腹泻。临床表现为剧烈腹泻、喷射状呕吐、腓肠肌痉挛、严重脱水,常因循环衰竭而死亡。霍乱弧菌是造成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原体。
1.2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重症霍乱病情严重,不及时治疗病情迅速恶化,易导致死亡。
1.3 霍乱弧菌经口传播,健康人通过饮用了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水、使用了污染食物而发病,因此常常引起水型和食源型暴发流行。霍乱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可感染发病。
1.4 霍乱弧菌对热、日光和常用化学消毒剂都很敏感,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但在未经处理的河水、塘水、井水、海水中能存活1-3周甚至更长,在有藻类或甲壳类等生物的淡盐水可存活时间延长,在条件适宜时可以繁殖,甚至越冬。干热100℃即可死亡,湿热100℃ 1-2分钟可灭活;含碘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对霍乱弧菌杀灭效果都比较好。
2 实验室危害
具传染性物质主要是患者的粪便及污染的水、食物等。
3 防治措施
3.1 治疗霍乱首选补液,还可选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3.2 接种霍乱菌苗预防接种欠佳。
3.3 实验操作应BSL-2级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避免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