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生活 第三单元检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与生活 第三单元检测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检测 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文化的发展 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 2.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它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变迁,充实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3.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继的新朝代为了总结历史,借鉴往事,吸取经验教训,都要给上一个朝代编纂历史,这个优良传统绵延不断,经久未绝。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 A.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4. 宫商角徵羽,琴棋书画唱,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深爱这土地,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子孙血一样……”。一曲龙文打动人们的不仅是优美的旋律,更有涌动着的连绵不绝的中华文化血脉和融入其中的民族情感。对此认识正确的的()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现在90后人群,或者包括80后段人群以及其他人,在QQ上或其他文字交流区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不规范汉字,这种趋势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为90后的一种认知标签。汉字的不规范使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深深忧虑。关于汉字正确的看法是( ) A.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汉字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D.汉字是人类文明首要的记载工具 6.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这是因为( ) ①近代中国封建统治日渐没落 ②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 ③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④中华文化丧失了生命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使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下列对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B.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C.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D.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8.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并给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 ) ①完整性 ②实用性 ③易传播性 ④整体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的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盖碗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③中华文化有共性 ④中华文化有多样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丽江民居既吸收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这体现了( ) ①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②我国各民族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性 ③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④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无法区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 ) 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 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就是儒道文化 12.在不同情境下发展的海峡两岸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差异和特色,但是以同根同祖同文的亲情为纽带,存在着如两岸人民通用闽南语、共同供奉妈祖等割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这表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