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管理课件_1.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并发症静脉炎的管理课件_1

静脉输液并发症 --静脉炎的管理 主要内容 静脉炎的概念 静脉炎的分类 引起静脉炎的常见因素及预防 静脉炎的静脉炎的临床症状 静脉炎的处理 新型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方法 静脉炎定义 静脉炎—实施细则 静脉炎的衡量应是标准化的,并用于记录静脉炎;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症状对静脉炎进行分级 级别 临床标准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 大于2.5厘米,有脓液流出 静脉炎的种类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拔针后静脉炎 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药物及溶液的刺激,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pH值 渗透压 血液稀释不充足:与输液速度有关、小静脉粗导管 留置时间过长 消毒剂未干 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没有进行充分冲管 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 pH6.0-8.0:内膜刺激小 pH7.0为酸性 4.1为强酸性,无充分血流下可使静脉内膜组织发生明显改变 pH 8.0为碱性:使内膜粗糙,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加 pH9.0为强碱性 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PH值(常用药物的pH值) 氨苄青霉素         10.0 磺胺合剂           10.0 环丙沙星             3.3-4.6 地伦丁             10-12 多巴酚丁胺          2.5 多巴胺             2.5-4. 强力霉素            1.8 吗啡              2.0-6.0 非那根即异丙嗪        4.0 钾              4.0 托普霉素            3.0 万古霉素           2.5-4.5 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 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 低渗溶液:240 mOsm/L 如0.45%氯化钠溶液 等渗溶液:240-340mOsm/L 如0.9%氯化钠、5%葡萄糖 高渗溶液: 340mOsm/L如10%葡萄糖 渗透压 渗透压 渗透压:是引起静脉炎最相关的因素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 高度危险 600mOsm/L 中度危险 400-600mOsm/L 低度危险 400mOsm/L 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 渗透压(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阿霉素 280 5-FU 650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3%氯化钠 1030 TPN 1400 甘露醇 1098 5%碳酸氢钠 1190 50%葡萄糖 2526 血液稀释不足 不同部位血管的回血流量 手背及前臂静脉: 95ml/分 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 锁骨下静脉:1-1.5L/分 上腔静脉:2-2.5L/分 化学性静脉炎 预防 输注高渗溶液时 应选择最大的和最合适的静脉 首先考虑中心静脉 如可能,应在高渗溶液后注入等渗溶液以减少高渗溶液对静脉壁的刺激 化学性静脉炎 预防 输注高渗溶液时 应选择最大的和最合适的静脉 首先考虑中心静脉 如可能,应在高渗溶液后注入等渗溶液以减少高渗溶液对静脉壁的刺激 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物理刺激所致 相关因素

文档评论(0)

man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