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颍上县狂犬病培训课件教学
狂 犬 病 南京市第二医院 赵红 概述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与所有温血动物均易感,受染动物唾液可含有病毒。人狂犬病主要通过狂犬动物特别是病犬咬抓伤引起,也可由野生动物如狐、狼、猫、豺等肉食兽类传播。美洲地区还通过一种吸血蝙蝠传播。临床表现主要是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流涎、咽肌痉挛,最终发生瘫痪等而危及生命。死亡率100%。 简史 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传》上已有记载。东晋名医葛洪,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张仲景等对此病均有描述。公元前322年Aristotle认识到人狂犬病与动物狂犬病的关系。1804年Zink第一次证明狂犬唾液有传染性。真正认识狂犬病的里程碑是19世纪80年代Pasteur等的重要发现并首创狂犬疫苗。1903年Remlinger证实这种病原因子的可滤过性。同年Negri发现狂犬病动物神经节细胞内的特异胞浆内包涵体(即Negri小体)及其在该病中的特征性,使该病的快速镜检诊断成为可能。 简史 全世界除少数岛屿外,均有狂犬病的报道。据WHO估计,每年全世界死于狂犬病的有5万多人。大多在有狂犬病流行的亚、非、拉。在北美和欧洲狂犬病主要限于野生动物中, 亚洲为狂犬病严重流行区,其中印度为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狂犬病流行已久。病犬伤人数已居世界首位,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发病率持续较高的省份多位于南方,北方较少。 病 原 学 病原学 狂犬病毒于1962年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一年后,对其形态结构进行了描述。随后在鸡胚组织、神经组织中增殖成为了狂犬病毒,从而促进了对狂犬病毒以及它的生物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病原学 狂犬病毒属棒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形似子弹,大小约75nm×180nm,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外绕以核衣壳和含脂蛋白及糖蛋白的包膜。 狂犬病毒含5种主要蛋白: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和膜蛋白(M)。 病原学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等灭活,加热100°C、2min可灭活。 病毒耐低温,一70℃或冻干置0~4℃中能存活数年,在中性甘油中室温下可保存病毒数周。 豚鼠接种能分离病毒,也能用地鼠肾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等细胞株增殖、传代。 病原学 狂犬病毒是狂犬病毒属的典型种。从感染动物或病人中发现的狂犬病毒称野毒株或街毒株,街毒株经过系列传代 称固定毒株。 野毒株或街毒株的特点为致病力强,自脑外途径接种后,易侵入脑组织和唾液腺内繁殖,潜伏期较长。 固定毒株的特点为毒力减弱,潜伏期缩短在1周左右,对人和犬失去致病力,不能侵入脑和唾腺中增殖,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可供制备疫苗。 病原学 分型 血清Ⅰ型:为典型的狂犬病毒标准攻击毒株; 血清Ⅱ型:拉哥斯蝙蝠病毒,从非洲分离到,包括6个亚型; 血清Ⅲ型:马可拉原型株,在非洲分离出,包括5个亚型; 血清Ⅳ型:杜文海格原型株,首先从南非分离到,以后从南非和中欧的蝙蝠中分离到,含有8个亚型; 血清Ⅴ型:欧洲蝙蝠狂犬病毒。 流 行 病 学 (一)传染源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狂犬,人狂犬病由其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狐、狗獾等温血动物。犬狂犬病已被控制的地区和国家则以野生动物如狼、狐狸、黄鼠狼、熊等为主。 (一)传染源 在南美洲、南斯拉夫、前苏联还有带病毒的吸血蝙蝠,是当地重要传染源。在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报告有数百只吸血蝙蝠栖息,该地区最近几年有150人死于狂犬病。在拉美,由于这种蝙蝠叮咬造成牛患狂犬病死亡,每年达50万只。 (一)传染源 狂犬患者唾液中含有少量病毒,但人传人例子甚少。这是因为人唾液中病毒数量相当少,但这并不等于绝对不引起传染。1972年我国曾报道过1例经口对口呼吸外引起感染狂犬病死亡的报告。欧美也有少数类似报告。 (一)传染源 目前国内外均已明确承认狂犬病毒可被“健康”动物所携带。国内报告外观健康家犬带毒率平均为14.9%(8%~25%)。1973年印度报导1例为健康家犬咬伤男童,42天后死于狂犬病者,而该家犬健在4年之久,并13次从其唾液中分离到狂犬病毒。我院收治病人中,有5条犬咬人致病后仍健在,内有一幼犬,待患者发病死亡时,该犬己长大且又生育小犬。因此证实狂犬病毒可在动物中隐性感染和“健康”携带。 (二) 传播途径 狂犬、病猫、病狼等动物的唾液中含病毒量较大,于发病前3~5天即具传染性。人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病毒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而入侵。 (二) 传播途径 其他途径: 1.剥狗皮: 可通过对病犬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而被感染,可能和体表皮肤有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鞘膜外型睾丸扭转选编课件.ppt
- 鞘状突畸形课件.ppt
- 面部浅层结构与头皮课件.ppt
- 面部浅层结构与头皮课件_1.ppt
- 鞘膜积液图文课件.ppt
- 鞘膜积液护理图文课件.ppt
- 鞘膜积液护理查房课件.ppt
- 鞘膜积液护理课件.ppt
- 鞘膜积液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ppt
- 鞘膜积液护理课件_1.ppt
- 301115_2024_#ESG_联检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_2025-04-29.pdf
- 300308_2024_#ESG_中际旭创_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21.pdf
- 想生科技产品注册公告及所需文件상생기술제품_등록_공고문_및_제출_서류.pdf
- 300760_2024_#SD_迈瑞医疗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9.pdf
- 300870_2024_#SD_欧陆通_欧陆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2.pdf
- 301369_2024_#ESG_联动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8.pdf
- 300937_2024_#SD_药易购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5.pdf
- 300621_2024_#ESG_维业股份_维业股份: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9.pdf
- 300428_2024_#SD_立中集团_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文版_2025-04-21.pdf
- 301167_2024_#ESG_建研设计_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0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