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甘草在仲景方中应用.ppt

浅谈甘草在仲景方中应用.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甘草在仲景方中应用

本草探源 * 浅谈 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伤寒索迹 药证发挥 现代研究 《神农本草经》曰: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证类本草》曰:甘草,味甘,平,无毒……主温中下气,烦闷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本草品汇精要》曰:(甘草)味甘。性:平、温、缓。气:气味俱厚,阳也。臭:香。主:生泻火,炙和中。行:足厥阴、太阴经、少阴经。 《本草纲目》载:(甘草)主治:伤寒咽痛,肺热喉痛,肺痿久咳,小儿热咳,婴儿初生便闭,小儿撮口风,婴儿慢肝风,小儿遗尿,小儿尿中带血,小儿干瘦,赤白痢,舌肿塞口,口疮,背疽,各种痈疽,初起乳疽,痘疮,阴部垂痈,阴部温痒,冻裂发裂,汤火伤。 《中华本草》载: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解药物毒性、烈性。 仲景在《伤寒论》所载112方中,有甘草者70方(占62.5%);《金匮要略》所载205方中,有甘草者88方(占42.9%)。两者中以甘草为君药且为方名者有7方,以甘草为使者有21方,方名提及甘草者有17方,余方中涉及甘草者110方。 从甘草的剂量来看,药量最大者为5两(橘皮竹茹汤),药量最小者为6铢(麻黄升麻汤),用甘草3两以上者36方,1两以上者16方,1两以下者9方。 从甘草炮制方式来看,用炙甘草97方,用生甘草68方。 从方药组成来看,单用甘草者1方(甘草汤),两味药构成的方剂中用甘草者7方,三味药组成的方剂中用甘草者10方。 “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个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按:甘草伍人参、大枣补虚和中)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一作菖蒲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去心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甘草六铢,炙石膏六铢,碎,锦裹白术六铢干姜 六铢 (按:甘草为佐助健脾、润肺之用)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按:甘草生用,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甘草用于瘦人,羸瘦——可以看做是使用甘草的客观指征之一,《神农本草经》称其能“长肌肉”,《证类本草》谓之疗小儿羸瘦,因此,以羸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肺结核、慢性肝炎、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肌营养不良等)可大量应用甘草。 咽痛,仲景多用甘草,从《伤寒论》创立的甘草汤可略见一斑,因此,临床上以咽喉、口舌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性咽炎、喉头水肿等)均可使用甘草。 甘草可治疗粘膜溃疡,仲景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相当于现今之白塞病、复发性口腔溃疡)便是例证之一,不仅是口腔溃疡,其他部位的粘膜溃疡也可使用甘草,如《本草纲目》载甘草治疗小儿尿中带血(尿道粘膜)、赤白痢(肠上皮粘膜)、阴部疮痈(外阴部粘膜)。 甘草同样适用于咳嗽痰多的症状,如小柴胡汤、桔梗汤、麻杏甘石汤等。 甘草可以治悸,《伤寒论》中治疗发汗过多,患者出现的心悸,以甘草配桂枝投以桂枝甘草汤,针对“脉结代,心动悸”者,投以炙甘草汤。由于麻黄常导致心悸,所以甘草常配伍麻黄。临床以心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可配伍甘草治疗。 躁、急、痛、逆诸证多用甘草,如甘麦大枣汤证的脏躁,芍药甘草汤证的脚挛急,茯苓杏仁甘草汤证的胸痹,橘皮竹茹汤证的哕逆,桂枝甘草汤证的气上冲等。 甘草还是古代救治食物、药物中毒的主要药物,《证类本草》称其“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传统中医认为甘草可解乌头、附子、南星、半夏、马钱子之毒。 *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