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5千变电站扩建工程及回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PAGE \* MERGEFORMAT 45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1.1.1工程内容
变电站扩建工程
35kV II回线路工程
1.1.2工期
通过我方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研究认为抓住重点部分,精心组织人员,分区、分段、集中与分散的施工,确保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本工程的工期总体规划:按照国网供电公司项目划执行2017年04月15日开工至2017年12月15日竣工,施工总日历工期245天。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施工任务安排需要特编制本工程施工计划如下:
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04月15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7年12月15日
施工总日期:245天(日历天数)。
1.1.3线路走径
从xx110kV变电站35kV构架出线后,向东北方向沿G317国道走线约15km至日苏尔隆,左转沿乡间公路继续走线约29km至xx,再右转沿乡间公路走线约38km至桑庆哈阿巴,然后沿G317国道左侧继续走线,最后到达xx乡进入xx35kV变电站。全线均属xx县行政区域。推荐方案路径全长约93km,曲折系数1.1。
路径方案原则
确定本工程路径方案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原则:
1)避让沿线乡镇规划区域以及自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尽最大可能满足地区、县、乡的规划要求。
2)避让军事设施、重要通信设施,以及矿区、矿藏探明区域、采空区、炸药库、油库等,确保路径的可行性和今后线路安全运行。
3)合理选择跨越湿地塔位点,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4)尽可能避让不良地质地段。
5)尽量避开树木密集区,减少树木砍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6)与同电压等级线路交叉时,尽量选择钻越方式;减少交叉跨越已建送电线路,尤其是减少交叉跨越35kV电压等级送电线路,以方便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停电损失。
7)避让成片房屋,减少房屋拆迁,降低工程造价。
8)尽量靠近现有公路,充分利用各乡村公路以方便施工运行。
9)尽量沿已建xx~xx35kV I回线路路径走线。
9)满足上述条件下,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
除上述之外,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避让沿线房屋密集区等因素对输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1.1.4工程设计主要单位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1.1.5施工编制依据
我公司在认真阅读本工程《招标文件》和施工图,并对工程所在现场认真勘察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编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体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与原则性做法,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有关文件确定原则和方法,严格遵循我公司技术管理标准和质量体系文件,在施工图纸会审之后,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是指导和规范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以确保优质、高速、低耗、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1.2工程性质及特点分析
1.2.1施工实施条件
本工程主要的重点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的目标实现,为藏区牧民建造满意工程。难点是过于施工线路长且分散不集中,分布于线路处于xx西部,岗底斯山支脉横穿全境,主要为高山高原湖盆区,自然坡度变化稍大。线路沿线高程在4500~5100m,相对高差可达100m,地形坡度一般在10~25°,局部山坡地段可达45°,生态环境覆优越,既要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还在兼顾藏区保护环境的重责。
针对招标工程量及当地的环境情况。采取的主要施工方案有:
①管理上重点项目施行“垂直重点管理”,“横向强制协调”的强硬手段在工程上全面铺开、基本平行启动的情况下,抓好技术和工期上的控制项目。
②为了增加当地牧民的收入,提高当地牧民工的生活水平,环网柜基础、电杆坑及拉线坑的开挖全部采用当地民工;有条件的地域可以采用挖机施工。立杆如属山地施工用固定式人字抱杆立杆和机动绞磨立杆,平缓地带能通车的场地采用起重机立杆的施工方法;导线放线采用放线车放线,紧线采用机动绞磨收紧线。
③投入足够的施工技术人员,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顺利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④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⑤输配电线路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以保证安全本工程安全运行。
⑥采取软、硬件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反馈现场情况,并加以有效控制。
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量分布情况以及本公司所具有的优势及施工经验,按业主的要求,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选择本标段的施工方案。施工时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充分采用机械施工,做到主体工程与电气设备工程的施工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多开工作面,加强工程计划管理,使整个工程形成纵向分段,同步作业,竖向平行、搭接的流水作业,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