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塘汉路拓宽改造二期工程技术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 对工程项目综合说明或概述
第1节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塘汉路拓宽改造二期工程(一标段);
建设地点:本工程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南起塘汉路拓宽改造一期工程终点,北至港城大道;
建设规模:长约2.028公里,含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雨水泵站及室外工程、附属用房工程、10KV线路切改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
2、地质、水文条件
根据工程勘察报告阶段性成果,地质情况如下:1、场地地层分布及土质特征
本工程场地勘察深度25米范围内可划分为个沉积成因的地层,依据岩土性质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层,具体如下:
人工填土层(Qml)
本层为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分为一个亚层。
杂填土:层厚1.50~2.70米,层底标高0.54~1.29米,杂色,稍湿,含大量碎石、砖屑以及建筑垃圾。
新近沉积层坑底淤积(Q43Nsi)
本层为坑底淤积层,主要为淤泥,分为一个主层。
淤泥:层厚0.40~0.80米,层底标高-0.99~-0.10米,灰黑色,呈流塑状,含有机质、大量腐殖质。
古河道、洼淀冲积(Q43Nal)
本层为古河道、洼淀冲积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局部夹淤泥,分为一个亚层。
淤泥质土:层厚为2.00~4.30米,层底标高-2.20~-3.49米,灰色,呈流塑状,含有机质,高压缩性,为软弱土层。
第Ⅰ海相层(Q42m)
本层为浅海相沉积,主要为粉质黏土、淤泥质土、粉土,依据土质特征分为四个亚层。
粉质黏土:层厚为3.30~5.00米,层底标高为-6.20~-8.01米。本亚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层,灰色,呈软塑~流塑状,含云母、有机质、少量贝壳、局部夹粘土和淤泥质土,中~高压缩性。部分孔位分布粉土层,灰色,土体呈稍密状态,含云母、有机质,夹粘土团块,中压缩性。
淤泥质土:层厚为3.00~6.00米,层底标高为-10.20~-12.89米,本亚层主要为淤泥质土和粉质黏土组成,灰色,呈软塑~流塑状,含云母、有机质、贝壳碎屑、夹粘土薄层,中~高压缩性。
粉土:层厚2.00~5.00米,层底标高-16.19~-14.12米。本亚层主要由粉土和粉砂组成,局部夹流塑状的粉质黏土。灰色,中密,含云母、贝壳,土质不均,中压缩性。
粉质粘土:层厚1.00~2.70米,层底标高-17.59~-16.80米。本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局部夹黏土,灰色~灰褐色,呈可塑~软塑状态,含云母、有机质,中压缩性。
第Ⅱ陆相沼泽相沉积(Q41h)
本层为沼泽相沉积,主要为粉质黏土,分为一个主层。
粉质黏土:层厚2.40~3.10米,层底标高-20.29~-19.99米。浅灰色,可塑~软塑,含有机质,中压缩性,夹黑色泥炭薄层。
第Ⅱ陆相层河床~河漫滩相沉积(Q41al)
本层为河床~河漫滩相沉积,本层未揭穿,揭示深度范围内主要为粉质土粉土,依据土质特征分为两个亚层。
粉质粘土:层厚米,层底标高-米。黄色,呈可塑状含铁质,中压缩性。
粉土:本层未揭穿,揭示层厚米,层底标高-米。褐黄色,含云母、铁质,中压缩性。
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位
拟建场地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水位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年变幅在0.50~1.00m左右。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2.30~3.15m,标高在-0.77~0.74m左右。
2、水腐蚀性评价
1、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为:按环境类型评价,地下水具有弱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评价,地下水具有微腐蚀性;综合评价地下水具有弱腐蚀性。
2、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为:长期浸水部位,地下水具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部位,地下水具有中腐蚀性。道路等级及设计车速:主线:城市主干路,60km/h;
车道及路缘带宽度:
主线:小车专用车道宽度3.5m、混行车道宽度3.5m;路缘带宽度0.50m;
路面标准轴载:BZZ-100kN;
抗震设防标准: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
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主线:15年;
路面横坡:车行道横坡1.5%向外侧人行道横坡1%向内倾斜;
净空标准:机动车道5.0m,非机动车道2.5m;
工后沉降:一般路段≤30cm,桥台结构相接段≤10cm,
人行道防滑等级≥5级,抗滑值F≥55BPN。等级级;2、设计荷载:城市A-级;900
3.3、设计洪水频率:P=1/100(百年一遇)。
3.4、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3.5、桥面横坡:每幅桥均为单向坡,坡度1.5%。
3.6、桥上设:均为,坡度%。
2、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3、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4、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和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园林景设计施工及验收管理办法.docx
- 国道G104五河淮河特大桥及接线交通安全设施二标——防眩板防落网工程施工织设计.doc
- 国道321筏子桥至泉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国道G106从化学田至西瓜地段路面改造AC20沥青混合料下面层施工方案.doc
- 国道二级公路改造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doc
- 国道及接线改建工程公路桥涵空心桥施工方案.doc
- 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松宗至古乡段整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大纲.doc
- 国道改建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预制场冬期施工方案.doc
- 国道瓶段改造工程过水隧洞专项施工方案.doc
- 国都宾消防制度.doc
- 《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测与预警指标体系的金融风险管理框架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性学习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移动应用中的用户体验与用户需求满足创新方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阅读困难学生个性化辅导: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智能制造企业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中的故障预测模型与云平台集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成式AI助力小学科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情境式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红外线检测技术的老旧建筑结构热损伤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