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炼铁厂1260m3炉工艺技术规程
x炼铁厂1260m3高炉工艺技术规程(试行)
1高炉主要炉型参数及系统整体工艺流程(见图1)
序号 名称 数值 序号 名称 数值 1 有效容积
m3 1049 11 炉缸高度mm 3800 2 炉喉直径mm 6000 12 炉腹高度mm 3310 3 炉缸直径mm 7600 13 风口中心线标高mm 11800 4 炉腰直径mm 8800 14 高炉有效
高度mm 23300 5 炉腰高度mm 1620 15 炉缸截面积
m2 45.346 6 炉身高度mm 12570 16 高径比
Η/Dm/m 2.65 7 炉喉高度mm 2000 17 风口数 个 20 8 炉腹角 79°43`32″ 18 铁口数 个 2 9 炉身角 83°38`41″ 19 死铁层高度mm 1450.5 10 铁口中心线标高mm 8300 20 铁口夹角° 170
2高炉原燃料及产品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
2.1高炉原燃料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
贯彻精料方针,实现高品位、低渣比。
2.1.1高炉原料结构
入炉矿石包括:烧结矿、球团矿、生矿。综合入炉品位TFe≥60%。入炉矿比例:
烧结矿70~75%
球团矿20~25%
块 矿5~10%
铁 种 铸 造 生 铁 铁
号 牌号 铸34 铸30 铸26 铸22 铸18 铸14 代号 Z34 Z30 Z26 Z22 Z18 Z14 化
学
成
分 C ≥3.30 SI 3.20
~3.60 2.80
~3.20 2.40
~2.80 2.00
~2.40 1.60
~2.00 1.25 锰 一组 ≤0.5 二组 0.5~0.9 三组 0.9~1.30 P 一级 ≤0.06 二级 0.06~0.10 三级 0.10~0.20 四级 0.20~0.40 五级 0.40~0.90 S 一类 ≤0.030 ≤0.04 二类 ≤0.04 ≤0.05 三类 ≤0.05 2.1.2对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的质量要求
烧结矿 品位TFe≥58% 铁份波动≤±0.5% 碱度R=2.0;波动≤±0.05% FeO波动≤±0.75% 转鼓指数≥80% 低温还原粉化指标RDI+3.15mm≥65% 粒度(≤5mm)≤6% 球团矿 品位TFe≥63% FeO≤0.7% 转鼓指数≥90% 常温抗压强度2KN/球 膨胀率〈15% 块 矿 品位TFe≥64% 块矿粒度:5~40mm 2.1.3对焦炭、煤粉的质量要求
焦炭粒度(〈25mm〉要求:〈5%
煤粉粒度要求-200目的达到80%
灰份 硫份 挥发份 水分 M40 M10 CRI CSR 焦炭 ≤12% ≤0.6% / ≤5% ≥80% ≤7% / / 煤粉 ≤10% ≤0.6% / ≤1% / / / / 2.2 高炉产品工艺标准和技术要求
铁 种 炼 钢 生 铁 铁
号 牌号 炼04 炼08 炼10 代号 L04 L08 L10
化
学
成
分 C ≥3.50 SI 0.45 0.45~0.85 0.85~1.25
锰 一组 ≤0.4 二组 0.4~1.0 三组 1.0~2.0
P 特级 0.1 一级 ≤0.1~0.15 二级 0.15~0.25 三级 0.25~0.4
S 特类 ≤0.02 一类 0.02~0.03 二类 0.03~0.05 三类 0.05~0.07 3高炉炉内操作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
制订高炉的基本操作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制度、冷却制度和造渣制度),在于维持高炉炉况的长期稳定顺行,保持活跃的炉缸工作和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以获得高炉高产、优质、低耗和长寿的效果。
3.1送风制度
送风制度主要作用是保持适宜的风速、鼓风动能和理论燃烧温度,使初始煤气流分布合理,炉缸工作均匀活跃、热量充沛稳定。控制方式为选择合适的送风面积、风口长度、风量、风温、湿分、喷吹量、富氧率等参数,并根据炉况变化对这些参数进行调节,以达到提高煤气利用,保持炉况稳定和高炉高效运行的目的。正常情况下:
标态风量:2500~2800m3/min;实际风速200~260m/s;
工作风口个数:20个 风口长度:≥450mm
鼓风动能:6500~10000kg.m/s
3.1.1 风量
正常情况下,高炉保持全风量作业。
3.1.1.1风量确定的依据
3.1.1.1.1满足强化冶炼的要求;
3.1.1.1.1风量与料柱透气性相适应的原则 ;
3.1.1.1.2合适的风速或鼓风动能。原燃料条件较差时,风量过大会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