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论《兰亭集序》中的“喻之于怀”和“其致一也”
首发
陆平
南京市金陵中学
本文讨论《兰亭集序》中的两处词语疑难,并对序文结尾表述的写作缘由做出新的理解。
(一)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古文观止》在此句下加注:“我未尝不临此兴感之文,而为之嗟悼,亦不能自解其所以然”。现行教材多承其说,将“喻”字解释为“明白,理解”,把整句译为“不能明白于心”。这种理解有两个问题。
问题之一,是忽视了“心”与“怀”的差别。
“喻”用作“明白”的时候,一般说成“喻之于心”,如以下两例:
[宋]家铉翁《雪庵记》:子之爱雪,乃至是乎!虽然,子见之以目,而未能喻之于心也;见其粗,而未见其精也。雪中有《易》,子知之乎?
[元]吴师道《山意亭记》:仁之根心与生具来。山之接于目,无一日而不见也。善体仁者,得之于目而喻之于心,凡天下之山无小无大,而陈于前者,皆吾为仁之助也。
这是因为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与思想有关的就使用“心”字。“怀”则偏指情意。“喻之于怀”往往涉及情感,如以下两例:
[宋]黄庭坚《答李孚先判官书》:顷蒙赐书勤恳,弃捐漂没,非所当得。但钦佩孝友慈祥之意,不能喻之于怀。
[明]张大复《题江阴迎福禅院莲公诗册后》诗序:又数日而振之以此册见遗,云公西归时,犹复念草堂之约。信知去来自无,人情自有,遂不能喻之于怀。命两侄各写一图,留氷莲菴中。予为诗歌一章送之。
这两例中,“喻之于怀”的“之”分别指代上文的钦佩之“意”与怀念亡友的“人情”。第一例赞美李孚先的“孝友慈祥”,不会说自己不能明白;第二例已言“信知……人情自有”,亦不存在不理解之事。
问题之二,是明白的对象无法落实。
一般认为“之”指代“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但《兰亭集序》前文已经论述了快乐的难以长久和死亡的必然,哀叹“岂不痛哉”,不会不理解前人与自己发出相同感慨的原因。
王祥兵认为“之”是指“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即是王羲之“不能在心里明白‘自己为什么总是面对古人的文章叹息哀伤’”。这样的理解与下文“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相矛盾。王羲之不会不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于是罗献中和李淑章提出,“不能喻之于怀”与“不临文嗟悼”并列,共同被否定副词“未尝”所统领,即构成两个双重否定的分句。“未尝不能喻之于怀”的含义其实就是“能喻之于怀”(即能够明白于心),亦即“能够理解古人(对死生问题)的感受”。宋桂奇已经指出这样的理解在语法上不能服人,在语意上又使“能喻之于怀”与“若合一契”相重复。这里在语法方面作一个补充说明。李淑章提出的例句是《西厢记》:“你莫不枉相思,枉受苦,枉烦恼?”这句话由“莫不”领起的是三个肯定判断,而《兰亭集序》后一个分句有否定词“不能”。如果按他的理论,“未尝不”与“莫不”相当,那么《兰亭集序》的句子应该写成“未尝不能临文嗟悼,喻之于怀”,或者《西厢记》的唱词写成“你莫不枉相思,不枉受苦,不枉烦恼”。
张兴山还提出新说,认为这里的“之”指代那位已经作古的文章作者,“喻”是使动用法,“不能喻之于怀”应该解释为“不能让他(那位古人)明白我心中的感受”。这种完全脱离“喻之于怀”的介宾后置结构而做出的解释,恰恰说明了“喻”字解释为“明白”时,在落实“之”的所指上的尴尬。
因为把“喻”作“明白,理解”讲与上下文义不合,李永祥提出“喻”通“愉”,是愉快的意思。其根据是《庄子·齐物论》“自喻适志与”,《经典释文》引李颐注“喻,快也”。李颐注是承郭象注“自快得意,悦豫而行”而来。郭象注只是在疏解文义,并不能认为“快”就是对译了“喻”。况且《兰亭集序》的“喻”带宾语“之”。“之”无论指代昔人之“文”还是指代王羲之“临文嗟悼”之事,都无法与表示“愉快”的“喻”搭配。不过,李永祥的译文“心中不能释然怡悦”,倒是与下面一种对于“喻”的解释相通。
俞丰认为“喻,晓谕,开导。不能喻之于怀,相当于说无法从心中排解”。宋桂奇把该句译为“不能在心里开导自己”,认为“临文嗟悼”与“不能喻之于怀”是递进关系,“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是用以解释“不能喻之于怀”之原因的。这种对于文意的分析可以信从,但认为“喻”就是开导的意思,还不够严谨。他们的释义依据是《汉语大词典》等辞书。但在《汉语大词典》中,“开导”是与“晓谕”“告知”同属一个义项,是指对他人的教导,不能用于对自身的开解。
我们认为,更妥当的是一些文选对“喻”做出的注释:解,释,放下。“不能喻之于怀”与常见的“不能释怀”的说法相当。“之”就是指“嗟悼”之情,该句可译为“在感情上不能放下那份哀痛”。
《杜诗言志》云:“以君国言之,则胡雏之逆节,乘舆之播迁,庙社之倾败,无以解其忧愤。以己事言之,则葵忠之莫献,直言之见放,遭时之乱离,无以喻其悲怨。以民生言之,则闾阎之凋敝,赋税之烦兴,上官之督责,无以释其哀痛。”可证“解”“喻”“释”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费结构不良.PPT
- 保护酶基因耐盐植物的总DNA转基因耐盐植物研究现状.PPT
- 俞碧芳李芳芳.PPT
- 信息技术外包的服务商决策与关系管理研究.PPT
- 信息的加工图片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doc
- 信息社会的道德内涵.doc
- 信息学院报考指引-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DOC
- 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学生工作部处.PPT
- 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中国中药协会.DOC
- 信管家铜信管家代理恒指黄金原油天然气白银铜今天走势分析.DOC
- 2025年通用劳动合同资范本,含保密条款及竞业限制.docx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财务人员离职保密协议与财务数据传输安全合同.docx
- 2025年财务主管在职期间保密义务与合同解除条件合同.docx
- 2025政府间借款合同范本.docx
- 2025年通用保密协议书模板,10款专业版助力企业信息安全-@-2.docx
- 2025年通用离婚协议子女抚养费支付监督协议.docx
- 2025年,财富见证!最新欠款证明、借款协议规范.docx
- 2025年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最近下载
- 大学生个人简历表格空白模板通用.docx
- 23S516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图集.pdf VIP
- (完整版)《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pdf
-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docx VIP
- 医院物业后勤化管理重点部位强化清洁方案及消毒隔离措施方案.docx
- 增量学习与类增长的融合.pptx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系列:Siemens S7-1200 (煤炭工业应用)_(11).项目案例分析:矿井提升机控制.docx
- 课题申报书: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心理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docx VIP
- PROE-Program程序设计全解析.doc VIP
- 2014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14J938.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