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郑宏鑫泰(新密)煤业有限公司
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二O一一年九月
第一节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一、地层
井田煤系地层被第三系及第四系覆盖,含煤地层有石炭系、二叠系,主要开采煤层为二1煤,位于下二叠统山西组内,根据地表出露及本矿井巷道揭露情况,结合该矿井田和临近矿区钻孔资料,现就于煤层有关的地层自下而上(由老至新)的顺序叙述如下:
1、奥陶系(O):
矿区内未揭露该地层,据区域资料,本区内缺失上奥陶系(O3)。中下奥陶统岩性为厚层、巨厚层石灰岩,其次为白云质灰岩、泥灰岩及角砾状泥质灰岩等,底部为灰黄色薄层状泥灰岩,该组厚60~85m,平均7Om。
2、石炭系(C)
中石炭统本溪组(C2b),自奥陶系灰岩顶到一1煤底,厚4.86~24.75m,平均厚11.48m,为青灰色铝质泥岩,含红色铁质、及菱铁矿结核,具鲡状、豆状结构。极不稳定,属滨海相沉积地层。
上石炭统太原组(C3t),自一1煤底至L9石灰岩底厚52.32~84.19m,平均67.39m ,由下而上分为三段。(1)下部灰岩段:自一1煤层底至L4灰岩顶、由L1~L4四层灰岩和砂质泥岩、细砂岩及一1~一4四层煤组成,该段厚13.01~36.32m,平均24.84m ,一1煤局部可采。(2)中部砂质岩段:自 L4灰岩顶至 L7灰岩底,厚5.96~45.4m ,平均 27.25m ,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粒砂岩、L6灰岩及薄煤组成。L5灰岩及一5~一7煤不稳定均不可采。(3)上部灰岩层段:自L7灰岩底至 L9灰岩顶,厚7.29~21.76m,平均15.96m 。由深灰色隐晶质灰岩、泥岩、砂质泥岩及两层不稳定煤岩组成。L7~L9三层灰岩, L7灰岩稳定,厚3.48~16.64m ,平均9.27m ,一8、一9两层煤均不可采。
3、二叠系(P)
山西组(Px),自L9灰岩顶至大占砂岩顶的含煤和砂岩段:该段厚 80m 左右,下部为砂岩、砂质泥岩,为二1煤层的底板,中部为二1煤层,赋存稳定,全区可采。上部为灰色中细粒砂岩层,层面富含炭质、白云母片及泥质包裹体,钙质胶结,层位稳定,为二1煤的老顶板,是良好的标志层。
下石盒子组(PXl),厚85m左右为非含煤地层,主要由砂岩、泥岩、页岩组成。下中部为砂岩、泥岩,上部为砂质泥岩属远海型陆相沉积。
上石盒子组(PS2),厚度 150m左右。由灰色、灰白色、灰绿色细粒砂岩及灰紫、灰青、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
4、第三系(N2)
由黄褐色、综红色泥岩及灰色砾岩组成。厚度91.6~179.0米,平均124.9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5、第四系( Q )
由马兰黄土( Q3)和类黄土( Q2)组成。底部含薄层砾石。在山岗地带分布不稳定,厚度0.2~49.3m 平均 17m左右。
二、构造
该矿井田内的地质构造主要以断层为主,影响该井田的主要断层有两条。
1 、魏寨正断层:该断层为本井田与芦沟煤矿井田的自然边界,该断层伸展方向近 EW 向,区内伸展长度 150Om ,倾向北,倾角 65~70°,落差大于 200m,区内对该断层控制较严密。
2、魏寨南正断层:该断层位于鑫泰井田的南部,伸展方向 NE82°,大致与魏寨断层平行,区内伸展长度 2200m ,倾向 S8°E ,倾角 65~70°,落差 200~220m ,区内对该断层控制较严密。受两断层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派生小断层,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地质工作。区内无岩浆岩出露。
三、水文地质
1、主要含水层
根据地层时代,岩性及富水程度,矿区内共划分五个含水层组和四个隔水段。
(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为灰色、浅灰色隐晶质灰岩,据钻孔揭露厚度52.29m,裂隙岩溶不甚发育,且被方解石脉充填。水位标高+176.12m。
(2)太原组下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由L1~L4灰岩组成,裂隙不发育,局部较破碎,水位标高+186.2m。
(3)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该层为二1煤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由L7~L9三层中厚层灰岩组成,层位稳定。水位标高+174.98~+178.05m。
(4)二1煤层顶板砂岩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砂岩为细粒砂岩,系指二1煤以上60m范围内的灰色中细粒或中粗粒砂岩,局部裂隙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是弱的裂隙承压含水层,正常情况下,对开采二1煤层影响不大。
(5)第三、第四系砂、砾孔隙含水层:第三系为白色、浅灰色泥灰岩,裂隙不发育,局部有溶洞,地表蜂窝状空洞发育。第四系为黄土状亚粘土和黄土状亚沙土,底部含钙质结核与透镜状碎石层,与第三系水有直接联系。
2、隔水层
(1)本溪组铝质泥岩隔水层,位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上,主要为灰白色铝质泥岩,厚4.86~24.7m,平均11.48m,隔水性好。
(2)太原组中部砂泥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