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学语文古文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用大学语文古文讲义

景象: “攀援”--“之下”:概览 “其高下”--“如一”:鸟瞰、远眺,西山风景 特点—“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 感受:”悠悠“-- “所穷”,泯灭物我 “宴”——“引觞”-“冥合”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记”——“然后” - “以志” “日期” 1.首段采用铺垫手法,以昔山之游来反衬西山之游? 2. 以始得为线索,贯穿全篇 西山不曾为人发现/西山之游是真正的心游/西山与作者的相通之处,产生共鸣 3. 写景和抒情相结合,所见与所感相交融 苏轼《前赤壁赋》 《文心雕龙?诠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汉大赋—抒情小赋—骈赋—文赋 文赋(散赋):骈散结合,用韵自由。主客问答,抑客申主 时间、人物、地点 饮酒、诵诗、待月 月夜泛舟赤壁的美景 飘然欲飞、遗世独立的感受 线索:乐——悲——? 乐甚?望美人兮天一方(源自哪位诗人?):去留两彷徨 悲凉箫声道出内心另一面 情调由乐转悲,引出主客问答:自我分身为二,展开辩论 由眼前景、前人诗转入历史 历史上落败的曹操vs苏轼笔下的一代豪雄 “一世之雄”“而今安在”? “况吾与子” 回答“何为其然也”:人之“须臾”与外物之“无穷”引发悲声 1.水与月: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来自谁的哲学?) 2.“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人生所拥有的“无尽藏”是什么?自然美景 主客辩论化解了内心的矛盾,情调转悲为喜,以举杯畅饮,酣睡达旦作结 入世 出世 建功立业 超然物外 政治思想 人生思想 统一 外儒内道,兼糅佛家思想 景情理融为一体 创造性地运用主客问答展开自我心灵的对话 笔墨飘洒,机趣活泼,句式骈散文交杂,音律和谐。 苏辙 此文是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辙在考中进士后为了求见枢密使韩琦而呈上的一封书信,以期得到他的识拨。 称谓,敬辞 1.提出文气说:文乃气之所形 2.提出养气主张:气可以养而致 3.养气的两条途径: A.内修(孟子 养浩然之气) B.外在阅历 司马迁 览名山大川、 与豪俊交游 1. 自己的局限 2.实践为文养气的经历 3.自然过渡到求见之旨,并赞颂韩琦才略。 层层递进 表达愿一睹韩琦之风采,“闻一言以自壮”的强烈愿望。 说明求见太尉之意,在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 求见太尉之目的:“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重申自己“生好为文”的初衷,“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希望得到太尉教诲 构思巧妙,立意在此,发言在彼 情辞委婉得体,行文疏荡有奇气 牛郎织女的传说源远流长。从资料看,源于周代,甚至更早一些,六朝时便形成了完整的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我国四大民间传说,并派出生与之相关的一些传说与民间活动,如乞巧等。 纤云流星烘托氛围 金风玉露点出相会之珍贵,与爱情之脱俗 似水,如梦,贴合眼前景,又合离人情 “忍顾”传神刻划离人心态:看犹未忍,遑论其他 结句转折,议论抒发爱情真谛,醒人耳目,可谓全篇点睛之笔 象征手法,借神话喻人情 化故为新,议论点出爱情真谛,醒人心目 “两情不在朝暮,破格之谈。七夕歌以双星会少别多为恨,独少游此词谓‘两情若是久长’二句,最能醒人心目”——李攀龙 龚自珍 “举国方沉酣太平,而彼(指龚自珍、魏源)辈若不胜其忧危,恒相与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此诗是作者于1825年,即道光五年冬季客居昆山时所作。虽名咏史,实是讽时。 首联高屋建瓴地活画出当世污浊的现实 颔联讽刺官场:官场中既有手柄大权、铜臭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轻薄文人,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诗人所厌憎。一“操”字、一“踞”,带有鲜明的鞭挞之意 颈联对与官场相对照的“士林”心态痛下针砭 尾联用典,既讽刺清统治者惯于欺骗,也意在讽刺当时士人,只知奔走权贵,趋炎附势 名为咏史,实为讽今 境界开阔,寓理精辟 《断魂枪》 《婴宁》 《翠翠》 《苦恼》 时间:1月8日 题型 : 填空(25) 翻译(1*15) 简答分析(2*10) 作文(40) 自问自答,“心远”为一篇诗眼 心境淡泊平和,忘怀功利得失 方东树《昭昧詹言》说:“境既闲寂,景物复佳,然非心远不能领其真意”。 见——望 “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