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资源调查和制图实习报告
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李道林
专业: 09农业资源与环境
小组编号:第五小组
小组组长:王家宝
资料主管:车威
财务主管: 李玲玲
全体组员: 王家宝、车威、李玲玲、罗超、殷涛、王晓波、葛亚平、朱力毅、康英霞
编写报告:李玲玲、康英霞
报告日期:2012年11月14日
前 言
一、大蜀山区简介
大蜀山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境内,距合肥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8500亩,海拔283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别山余脉,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由火山喷发等地质运动形成的残丘。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火山颈等火山遗迹至今保存完整。
1962年,安徽电视台在山顶上建发射台,合肥市最高的标志物,成为游人参观游览的一个新景点。此后,大蜀山周围相继建成了“雪霁山庄”、“玉兰大道”、“蜀山画廊”、“十二生肖园”、“合肥野生动物园”等新的景区。80年代初,大蜀山南麓建成一座宏伟壮观的烈士陵园。1989年,大蜀山东麓建成一个70亩的樱花园,栽植7个品种3500株樱花,其中日本久留米市赠送的有300多株。1995年,“蜀山春晓”被评为新“合肥十景”之一。
二、实习内容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以1:1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根据大蜀山区的地形地貌进行的乡级土壤调查。
首先是由富有经验的李老师带我们了解地形地貌,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后,我们再分组实地考察,然后进行内业操作,由草图转绘地形图,再用透明纸描,最后制成图。具体的工作安排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
第一阶段:( 外业工作)包括踏查和详查,了解记录实习地的地形,成土母质,地表水、地下水,植被及农业生产活动等情况。第二阶段:包括外业工作内容和材料的整理和内业工作,在这个阶段进行比土评土,制定土壤分类系统,确定上图基本单元,制作土壤草图定界勾绘,拼图,清图,并完成编写实习报告及土壤调查说明。
(2)实习目的:
1、学会修复土壤剖面,认识和分析土壤结构和土壤分层。
2、了解土壤质地,松紧度等。
3、学会用比色卡辨认土壤颜色
4、学会分析土壤性质及成土母质。
5、学会土壤性状的野外观察 , 包括成土条件的调查了解,对土壤剖面形态的特征的观察,深入了解土壤的性状,综合评价土壤肥力及生产性能。分析土壤形态各种演变过程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6、学会认识及运用地形图,正确掌握土壤调查制图的原理和方法。
7、学会识土、辨土、诊断土壤性质,掌握土壤分类。
(3)实习工具包:剖面刀,米尺,剖面记载表,土壤比色卡,PH 比色卡,白瓷盘,铁锹等。
大蜀山区的自然概况和土壤性态综述
一、成土因素分析
(一)气候
1、气温:平均在 15.7℃,元月平均气温2.1℃,七月平均气温28℃。具有冬冷夏热春秋适中的特点。全年≥10℃的积温为4885.9~~5052℃,持续225.6~~232天,无霜期227天左右。
2、降水:平均降水量9826㎜,最高降水量1541.9,最少降水量573。不同季节降水量变化量也很少,夏季占全年的,冬季占全年的,月降水量以主要分布在大蜀山东北面中下部斜坡地带,母质为辉绿粉岩坡积物,属于硅质粗骨亚类,因地表流经冲刷,表土流失,剖面层发育不全,没有B层,土层结构A—C—R 型,A层以下即为红色砂岩风化物,土层平均深度在17厘米左右,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养分缺乏仅适合多种树木的生长。分布在大蜀山坡麓及和树林茂盛的缓冲地带,母质为绿粉岩风化物及红色砂的坡积物,多为壤亚类土体内砂石含量多,砂土至壤土体结构A—B—C型大多为林地 深度(cm) 颜 色 湿度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盐酸反应 PH A 0-15 10YR2/2黑棕 潮湿 砂壤 微聚团体 稍紧 少量 无 根系 无 6.0 C 15-60 7.5YR3/4暗棕 潮湿 轻壤 核状 稍松 少量 有(Fe、Mn) 石块 少量气泡 6.5
大蜀山接近山顶(主剖面5-5): 未发育完全的粗骨土,辉绿玢岩,中层硅铁质酸性粗骨土;
发生
层 深度(cm) 颜 色 湿度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盐酸反应 PH A 0-35 7.5YR3/2黑棕 潮湿 砂壤 微聚团体 稍松 少量 无 根系 无 6.0 C 35-120 7.5YR2/3极暗棕 潮湿 砂壤 块状 紧实 少量 无 石头 少量气泡 6.5
大蜀山山腰(主剖面5-9):中层硅铁质酸性黄棕壤性土;
发生
层 深度(cm) 颜 色 湿度 质地 结构 松紧度 植物根系 新生体 侵入体 盐酸反应 PH B 0-50 10YR3/4暗棕 湿润 轻壤 核状 稍紧 少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