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塌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docVIP

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塌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塌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doc

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塌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2006年第2期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塌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张振生25 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塌陷 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张振生 (河北省遥感中心石家庄050021) 摘要:差分干涉测量(D-InSAg)技术,是合成孔径雷达(SAg)卫星应用的一个拓展.雷达 图像的差分干涉图可用于监测cm级或更微小的地面形变,具有全天候,大面积监测地面沉降和矿 山塌陷的优势.本文以武安矿山塌陷和沧州市地面沉降监测为例,介绍了这一新技术在灾害监测. 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矿山塌陷;地面沉降;雷达图像;差分干涉_澳lJ量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对机载和 星载(包括航天飞机)合成孔径雷达理论和应用做了 深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商用SAR图像,D—InSAR 技术在大地测量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得到极大发展,一 方面D—InSAR技术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100kmX 100km)监测地面的微小形变,具有不需要人员进入 灾害地区测量的特点,相对于GPS和GLONASS全球 定位系统和经典的大地测量手段(高精度水准测量) 而言,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潜力.另一方面, 高精度水准和GPS技术只能监测有限的,离散的控制 点,而D—InSAR一幅图像就可以控制1万平方公里 的地表形变监测,其空间分辨率可达到5m一一20m.近 年来基于D—InSAR的相应研究课题和项目多达上千 项,在地震形变,山体滑坡,火山活动,矿区地面塌 陷,城市地面沉降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监测方 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目前在太空运行 的雷达卫星有欧洲空间局的ERS一1/2,ENV1SAT— l,日本的JERS-1和加拿大的RADARSAT等.其 中ERS—l/2生成间隔至多相差一天的SAR数据,为 InSAR的研究提供了全球陆地面积75%的地形数据. 本文以武安矿山塌陷和沧州地面沉降监测为例,介绍 D—InSAR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1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处理方法 1. 1SAR数据处理的一般流程 要获取地表形变信息,则必须消除区域的地形信 息.目前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Massonnet为代表的 DEME法(又称”二轨法”)和以Zebker为代表的三 轨法.二轨法是利用实验区地表变化前后二幅影像生 成干涉纹图,再利用事先获取的DEM数据模拟纹图, 从干涉纹图中去除地形信息以得到地表变化信息.这 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须进行相位解缠(MassOnnet, l993B),减少处理工作量.缺点是对于无DEM数据 的地区无法采用上述方法,另外在引入DEM数据的同 时有可能带入新的误差.三轨法是利用三景影像生成 二幅干涉纹图,一幅反映地形信息(对于ERS-l/2 SAR数据来说,一般采用相隔一天的重复轨道数据), 一 幅反映地表形变信息,进行平地效应消除后,分别 进行相位解缠,最后利用差分干涉原理计算得到地表 形变信息.三轨法的主要优点是无需地面信息,数据 间的配准较易实现.缺点是相位解缠的好坏将影响最 终结果. 1. 2二轨法的主要步骤 根据SAR数据的时间间隔,季节等因素选择合 适的图像对. 采用多级配准的方法对干涉像对精确配准. 基于局部地形坡度对干涉图像对进行滤波处理, 然后生成干涉图. 计算DEM的点间隔与干涉纹图像元间隔之间 的比值,对DEM点进行采样,基于多普勒方程,斜距 方程和椭球方程,利用轨道参数将DEM转换到雷达坐 标系统,将DEM数据转换为相位值. 从干涉图中减去利用DEM模拟的干涉图得到 形变图. 将形变图投影至地理坐标系中. 1. 3三轨法的一般处理流程 三次过境法差分InSAR处理流程见图l. 作者简介∞张振生,男,汉族,1955年生,河北省行唐县人,1977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矿产地质专业,现就职于河北省遥感中心,任遥ls应用研究室副主任, 高衄工程师.自1980年起从事遥感技术应用与研完工作,是我省较早应用遥感技术的专业人员之一,现主要从事遥意动态监洲和环境地质工作.t获 省部级多项科技成果奖励,在国家及省部级报刊杂志上发表科技论文多篇. 2006年第2期干涉测量技术在矿山塌陷和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张振生27 2. 3差分干涉处理结果 表3差分干涉处理结果表 最大沉陷 地名坐标(X,Y) 930498029605970598030401 西马项东25l502.4079049l0141424l 惠兰村南246342t;20l40l01.2_ 高村村东246494AN8241.2 ● 246534,4081620210l0080 251382,4082349686240 24664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