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近东 打造家电连锁第一品牌
张近东 打造家电连锁第一品牌
经济参考报在由《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南风窗》和《新营销》杂志联合举办的“xx年度中国十大营销人物评驯中,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是候选人之一,理由就是他建立了连锁业态的“苏宁标准”。
今年7月,苏宁电器经过前后五年的酝酿,终于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成为首家直接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家电零售企业,发行价16.33元。上市当天,苏宁电器以29.88元开盘,32.7元收盘,此后股价一路攀升,最高曾冲过50元大关,成为当之无愧的“深沪第一高价股”。张近东也因此成了身家数亿的富翁,其拥有的财富数量一时成为众多媒体猜测议论的话题。但张近东本人对此却淡然一笑:“财富只是一个数字,苏宁的企业价值受到投资者认可,才是最让人高兴的。”
张近东的最大理想是将苏宁打造成中国家电连锁第一品牌。
一役成名天下知
1984年,张近东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豪威集团工作4年后,张近东在靠近南京新街口市中心的淮海路上租下一个小门面,专营空调,这就是苏宁交家电公司。
张近东:财富只是一个数字,苏宁的企业价值受到投资者认可,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上世纪90年代初,空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奢侈品。苏宁看准了行业前景,建立了自己完整的配送、安装、维修一体化服务系统,专门组织了300人的专业安装队伍,免费上门安装。这个今天看来天经地义的服务,在当时对消费者却很有感染力,苏宁因此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迅速发展。当时家电销售的利润率很高,苏宁的销售额在短短两年内就从最初的几十万自有资金发展到了5亿元。
这个“个体户”的快速成长引起了竞争对手的不安。1993年5月,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中央商尝南京家电交电总公司等八大商业企业成立行业性组织——“南京家电拓展协调委员会”,并发出“致全国空调生产企业的一封信”,认为“商家单方面压价倾销商品,将损害大多数同行的利益”。据当时媒体报道,八大商场调集400万元资金,大幅度调低空调售价,联手“围剿”苏宁。
这是中国商界罕见的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爆发的价格大战。张近东对此并不愿多谈,他说:“今天看来应该感谢这个机会,否则苏宁或许还不会脱颖而出。”
当时苏宁被称为“联合舰队中的小舢板”。在以百货公司为主的零售业态下,苏宁实际上代表了新的经营业态,撼动了传统的营销方式和利益格局。八大商场本想联手“教训”一下苏宁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字辈”,却碰上了遇强更强的张近东。苏宁当年实现销售3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并保持至今长达11年之久。这就是被新闻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苏宁现象”,并被作为市场营销的经典案例收入高校营销教材。
张近东说:“八大商场表面上看是输在价格上,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苏宁实际上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从1991年起,苏宁率先向供应商渗透商业资本,首创了“销售淡季经销商向生产商注资”这一逆向运作方式,与当时两大空调供应商建立了全新的厂商购销模式,从而确保了能在旺季获得稳定货源和优惠价格。
一役成名天下知。苏宁开始了快速扩张之路,建立了辐射全国的批发网络4000多家,1996年企业经营规模发展到15亿元。
连锁业的“苏宁标准”
在一片繁荣景象里,张近东却决定将企业未来的经营战略从批发模式转向“以零售为核心”。到1999年,几经摸索的苏宁最终“舍批发专零售”,放弃经营多年的二、三级市场,加强自营零售终端建设,走上了直营连锁之路。
导致苏宁这么做的最直接原因是下线客户的减少。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缩短产销距离,上游生产商绕过批发商,建设自己的零售终端,自行控制管理。1997年,春兰宣布投资10亿元,建设3000家星威连锁店,其目的就是削减大户,夺得终端市场控制权。美的空调也在1999年底的全国经销商大会上提出“精耕细作”口号,再次打压经销大户。
这对苏宁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当时苏宁已经是春兰全国最大的经销商,年销售额最高时超过4亿元。在危机面前,张近东选择了战略转型。他意识到,传统的经销模式已经被摒弃,必须建立整合、高效的零售终端平台。
1999年,苏宁迎来了十周岁生日。在号称“中华第一商圈”的南京新街口,18层的苏宁电器大厦开业,苏宁从单一的空调业务全面转向综合电器,开始了二次创业时期。
在“规模压倒一切,速度决定命运”的信条下,苏宁开始了快速连锁扩张进程:2001年平均40天开一个店,经营面积平均3000平方米;2002年平均20天开一个店,经营面积平均4000平方米;xx年平均每周开一个店,经营面积平均5000平方米。至今,苏宁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设了110家各类连锁店,总经营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
高速扩张的同时,苏宁亦有稳定的赢利。财务报表显示,2001年苏宁电器净利润2525万元,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