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危险化学品特性表(汇总)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危险化学品特性表(汇总)月..doc

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表汇总 目前收录2类10种、3类18种、4类7种、5类4种、6类26种、8类14种,共79种。表中不免一些不足和错误之处,使用时望尽量检查与核对。以后报告中出现此表中未列物质,将继续补充。 特性表格式为: 表头:宋体、小四; 表内字体:宋体,五号; 表格指定宽度为16.19-16.22cm,行宽度0.8cm,单倍行距; 边框网格1 1/2磅线宽; 所有数字及英文字母均采用Times New Romam字体。 第1类 爆炸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1)氧气 表3.1-1 氧气物质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 氧 英文名 oxygen 分子式 O2 相对分子质量 32.00 危规号 22001、22002 分类:不燃气体 理化 性质 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或液态 熔点(℃) -218.8 相对密度(水=1) 1.14 沸点(℃) -183.1 相对密度(空气=1) 1.43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燃爆 特性及消防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 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健康 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急救 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措施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眼睛接触: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泄漏 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包装 方法 钢质气瓶。 储运 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污油脂。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2)一氧化碳 表3.1-1 一氧化碳物质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 一氧化碳 英文名 carbon monoxide 分子式 CO 分子量 28.01 理化 性质 外观、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 -199.1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沸点(℃) -191.4 相对密度 0.79 饱和蒸气压(kPa) — 蒸气相对密度 0.97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燃烧性 本品易燃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爆炸极限(V%) 12.5-74.2 稳定性 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危险特性: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健康 危害 急性毒性:LC50: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