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后期河南省粮价变化历史地理学解释.docVIP

清代中后期河南省粮价变化历史地理学解释.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中后期河南省粮价变化历史地理学解释

清代中后期河南省粮价变化历史地理学解释   摘要:清代中后期河南省小麦、高粱、黑豆等北方粮食作物价格发生了很大变化,粮价长期处于增涨的趋势并越到后期增长波动越大,并且精粮与粗粮之间的整体价格差距亦越拉越大,区域间粮价存在差异,这些情况与农产量丰歉、农民经济行为、地理优势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粮价变迁;清代中后期粮价;河南省粮食作物   中图分类号:K249.3;K9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6-0103-09   收稿日期:2011-09-2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09YJC770058);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52WQ20)   作者简介:邓玉娜,女,河南省开封市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关于粮价的研究一直是清代经济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近年来,运用清代档案中的粮价资料来探讨规律变化、通过计量统计的方法分析粮价数据的研究思路更是引人注目,成果斐然。但是研究区域多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研究对象多为米价,比较而言,关于北方地区的麦、谷、高梁等粮价的研究略显薄弱。   本文选取清代道光至宣统时期(1821-1911)河南省粮价数据,主要从时空角度重点分析其长期变动趋势、不同粮种之间的价格差异、地区粮价之间的不平衡格局三个方面,继而联系灾害及粮产变化、作物种植及惯有经济行为、区域地貌及交通环境等特性,从历史地理角度解释与粮价变化相关的因素,以期在更深层面上理解清代河南省传统基层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一、清代中后期河南省粮价变化趋势——以收成丰歉为中心的讨论   根据历史资料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河南省年均粮价的长期变动趋势。以小麦、高粱、黑豆价格为例,明显反映出粮价一直处于长期增涨的状态并存在波动加剧的趋势:光绪朝以前,粮价比较稳定,年际之间的价格波动较小,增长势头比较平稳;到了光绪朝粮价变得极不稳定,上下波动非常剧烈。在这一变化趋势中有一处十分凸现的现象:即道光朝至同治朝粮价相对稳定时期仅有一次显著地上升阶段,即咸丰六、七年(1856-1857),其产生原因是咸丰五年(1855)发生的??河改道。当时河决兰阳铜瓦厢,由原来的夺淮河在江苏北部入黄海改为夺大清河在利津入渤海,后段河道如同一条大尾巴横扫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受灾严重,直接造成了粮价的急速上升。两年之后的咸丰七年(1857),粮价才又逐渐在新的价格平台上稳定下来,但较之灾前粮食平均价格每仓石比过去上升O.3两白银。   粮食产量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制约,气候、雨水、光热等变化都会影响收成,继而引起粮价波动。这些自然条件集中突变就形成灾害,构成对粮产的最大威胁。公元15世纪至20世纪初的500年间,我国始终处于“明清小冰期”的寒冷时代,其中的冷暖年数并不是均等分布,而是呈现出明显交替波动,分别出现了2个相对温暖期:1550-1600年、1770-1830年,3个相对寒冷期: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此后气候逐步回暖。[2]164具体到清代,就是顺治、康熙两朝尤其寒冷,雍正、乾隆、嘉庆较为温暖,其后至清末又转为寒冷。气候的变化与灾害的多寡关联紧密,大体来看,寒冷期的灾害较多,温暖期的灾害较少。   以河南省境内豫南淮河流域为例,15-17世纪,灾害的发生次数越来越多,间隔年限越来越短,表明清初顺、康时期属于灾害的频发阶段。18世纪即清代中期,灾害减少,灾际间隔拉长,形势渐有好转。到了19世纪,灾害又呈现出群发的趋势。比较17、19两个世纪,前者旱灾多,后者水灾多。综合水旱二灾,前者的灾害次数比后者多29次,灾际间隔比后者短0.12年。所以,有清一代,该地区若按照灾害发生期的频繁程度排列,依次为17世纪、19世纪、18世纪。   图1是清代各朝按照五年为单位统计的河南省特大水旱灾发生数量,大致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曲线,而且左端高于右端。这说明清代初期河南省的灾害最多,中期较少,末期较多。分朝来讲,顺治至康熙初年灾害最多,此后至嘉庆初年灾害逐年递减,至道光初年,灾害的发生率持续保持谷底水平,属于清代风调雨顺的最佳阶段。其后,灾害渐多,至光绪朝,灾害的发生再次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只是相对低于清初。   从受灾范围方面来看,对应粮价分析的时间区间,在有数据可考的灾年内,道光时期的每次灾害平均影响到60个州县,大约占到州县总数的56%。咸丰时期降低,每灾平均有28个州县受害,约占到总数的20%-56%。从同治至光绪十四年(1888),属于受灾高峰期,灾县的数量多集中在80个上下,占到全体州县的60%以上。其中光绪朝前13年的情况最为严重,每灾都有70%以上的州县遭殃。光绪十五年(1889)至二十三年(1897),数量相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