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国礼
那些年,我们迎来送往国礼
国礼,见证了外交史上的重要时刻,也记录了国家友好往来的点点滴滴。国礼是怎么送出门去,又是如何迎进门来的?背后又有多少有趣的故事呢?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外交部礼宾司的三位老领导,他们都是曾经亲手收受国礼和送出国礼的人,曾与国礼“亲密接触”多年,就让他们来揭开国礼的神秘面纱。
外交部如何“收礼”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赠送和接受国礼,大都是双方领导人出席,举行正式的仪式,双方交换礼物,互相介绍说明礼物的含义、特别之处,然后欣赏赞叹,把酒言欢。其实现在的外交程序中,这样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曾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的鲁培新,在礼宾司工作了二十多年。他向记者介绍说,礼品最早都是面交,由双方国家领导人当面交换。后来演变成事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客厅里摆好礼品,双方的礼宾人员负责交换。此前双方都列有一份制作考究的礼单,每项礼品都列在上面,一目了然。
鲁培新说,我方收到礼品后,就给礼品受赠对象(一般是国家领导人)电话报告一下,说对方送了一个什么礼品,描述一下大概样子。后来礼品交接手续越来越简化,外国赠送的礼品,礼宾司只有极为简单的记录。比如一个代表团来访,整个接待过程会有一份专门的档案,里边就有礼品这一项,什么礼品送给什么人,不过没有图片。
杨鹤熊也是外交部礼宾司资深领导,曾任礼宾司司长。两任礼宾司前司长都对我们提到,礼品的接受、赠送只是礼宾司日常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礼宾司主要负责外国元首来访的接待、宴会招待,我国领导人出访的活动安排等等。实际上很多礼品,领导人都没有看过,因为没有时间。
外交部接受完礼品,处理的时间也很快,大概一个星期就处理完了。赠送给国家领导人或以国家名义收受的国礼,会送到专门的收藏机构。吴德广在外交部工作多年,曾担任国宾接待处副处长、礼宾司政工参赞。他对记者说,记得当年在礼宾司工作时,周总理对礼品的处理极其严格,指示礼宾司将外宾送给他的礼品直接上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周恩来还多次对礼宾司指示,要把有纪念意义、价值高的礼品集中起来,选择适当场所陈列展览,供国内外人士参观。1981年1月30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成立的国家友谊博物馆,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收藏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收到的来自全世界的“国礼”。
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杨鹤熊说,外国送的礼品有工艺品,但已不是重头。一般东南亚国家送工艺品多些,欧洲国家很少,美国就更不用说了。日本、韩国等国家会送一些音响器材、电视机等电子产品,每次收到这样的一批礼品,国家领导人一般会转送给学校。
国礼除了赠送给国家领导人,随团访问的工作人员也会得到礼品相赠。作为外交部尤其是礼宾司的工作人员,当然会在外事活动中遇到这种情况。外交部对此有明确规定,接受的礼品无论价值大小一律上交。“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工艺品上刻着我们的名字,还有一些小巧的手工艺品,比如马来西亚赠送的贝壳制品的摆件,也不值什么钱,才会让人当场领走。”鲁培新说。
对于收上来的礼品,外交部每年会集中处理一次。“像我们这样经常出席外交活动的人,当然名下的东西会很多,派克金笔啦、手表啦等等,大大小小列了一堆。我们唯一能有一项小小的‘特权’,就是优先在自己名下的清单里挑一样东西。不过注意,不是白拿,是优先购买。”杨鹤熊笑起来。“价格大概是市场价格的几分之一。”鲁培新也说自己因这个“福利”买过日本的相机、摩洛哥的地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高档货在中国还十分鲜见。挑完之后,其余的东西就处理给外交部的其他同事,每人一件,通过抓阄的方式认购。
来而不往非礼也,送什么?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重视“以物传情”,礼尚往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送出的国礼究竟有多少?对此几位资深“老礼宾”,都回答说很难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因为全国党政军各部门、各省区市也都会对外送礼,外交部无法一一统计。有资料称,我国送出的国礼数量,恐怕比收到的要多得多。
一般送礼有以下几种情况:我国领导人与各国领导人互赠;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对方国庆庆祝活动赠送礼品;有外国领导人或政府代表团访华赠礼后,我国还要回赠;我国领导人出席国际会议,要随行带去一些礼品。送礼对象中往往还包括对方国家的翻译和接待人员,各级别都要送到。
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各种手工艺品巧夺天工,成为最初国礼的首选。雕漆、陶瓷、景泰蓝、牙雕、刺绣等工艺品是礼单中的常客;丝织、湘绣、描漆和陶瓷的中苏领袖像也时常被列入,其中毛泽东纪念章特别多。到了1952年,礼单中开始出现贴有毛刘朱周、全国名胜风景、国庆观礼、建设成就、外国来访代表团在华活动等照片的像册,以及邮册、诗笺谱、檀香扇、年画、民间剪纸、绸缎等。礼宾司以前还经常送出茅台酒、龙井茶招待外宾。
送礼也要因地制宜。给非洲国家送手工艺品,不如送一些实用的东西更好。鲁培新回忆,以前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BT 10704-2023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布料机 (正式版).pdf VIP
- 《人民调解法》习题库.doc VIP
- 新概念3课后答案详解(全).pdf VIP
- 大学体育与健康 教案全套 保健(八段锦)1--16.docx
- 华为产品表面处理代码.docx VIP
- COPD患者自我CAT评分表.pptx
- QCT1168-2022汽车用电动空气压缩机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docx VIP
- GB 50316-2000 (2008年版)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docx VIP
-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_2011_2012.doc VIP
- 【新教材】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项目二 探索旋律结构的规律》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