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稳定度和不稳定能量课件_1
大气稳定度和不稳定能量 一、大气稳定度 指气层内某一气块受垂直方向的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a= g (Ti-T) /T 气块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气块重,气层稳定 气块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气块轻,气层不稳定 气块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气层是中性的 一、大气稳定度 大气是否稳定,通常用环境空气的文的直减率r与气块的的温度直减率( rd或rm)的对比来判断。 对于未饱和空气块,a= gΔZ(r-rd) /T rrd,气层不稳定 rrd,气层稳定 r=rd,气层中性 同理,对于饱和空气块, a= gΔZ(r-rm) /T rrm,气层不稳定 r rm ,气层稳定 r= rm ,气层中性 一、大气稳定度 结论: r越大,大气越不稳定, r越小,大气越稳定 r rmrd ,绝对稳定, r rmrd ,绝对不稳定 , rd r rm ,对于绝热升降的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是稳定的,对于绝热升降的饱和湿空气来说,是不稳定的,即所谓条件不稳定。 二、不稳定能量 正不稳定能量,利于对流发展 负不稳定能量,抑制于对流发展 不稳定能量为零,中性大气 温度对数压力图(T—lnP图) 1、 T-lnP图的构造 2、 T-lnP图的分析 3、 T-lnP图的应用 T—lnP图的构造 1、等温线(平行于纵轴的黄色直线 ) 2、等压线(平行于横轴的黄色直线 ) 3、等饱和比湿线(向左上方向倾斜的绿色实线 ) 4、干绝热线(向左上方倾斜的黄色实线 ) 5、湿绝热线(绿色虚线) 等温线 平行于纵轴的黄色直线,每隔1℃画一条。 等压线 平行于横轴的黄色直线 等饱和比湿线 自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绿色实线。它反映了空气块在上升过程中露点随高度的变化。 干绝热线 自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黄色实线 反映了未饱和空气块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湿绝热线 自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绿色虚线。 它反映了饱和空气块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温度-对数压力图的分析 1.温度层结曲线 2.露点层结曲线 3.状态曲线 4.不稳定能量 1.温度层结曲线 把各高度上的温度、气压数据,用钢笔一一点绘在图上,然后用黑色实线连结起来,即成为气温随高度分布的曲线,即温度层结曲线。 层结曲线表示了测站上空气温垂直分布状况。 2.露点层结曲线 将各层上的气压、露点数据用钢笔一一点绘在图上,然后用黑色实线依次连结起来,即成为露点随高度的分布曲线(称为露点曲线或露点层结曲线)。 露点曲线表示了测站上空水汽垂直分布的状况。 3.状态曲线 4.不稳定能量的分析 状态曲线位于层结曲线右边,不稳 定能量为正 状态曲线位于层结曲线左边,不稳 定能量为负 正面积越大越不稳定,负面积越大 越稳定 不稳定能量的正负 不稳定能量的正负 温度-对数压力图的应用 1.分析云层 2.分析稳定气层 3.凝结高度的判定 4.自由对流高度的判定 分析云层 稳定气层的分析 判断抬升凝结高度 自由对流高度的确定 用T-lnP图分析不稳定能量 例1、P(hPa) T(oC) Td( oC ) 200 -56 300 -43 350 -36 -53 400 -25 -38 500 -16 -17 600 -7 -7 650 4 3 700 2 2 800 12 8 900 20 13 1000 25 18 三、逆温层 (一)辐射逆温 (二)平流逆温 (三)湍流逆温 (四)下沉逆温 (五)锋面逆温 (一)辐射逆温 (一)辐射逆温 (二)平流逆温 暖空气水平流经寒冷地表面形成的逆温。 冬春季,中纬度沿海地区较常见。平流逆温出现时常伴有雾或轻雾,能见度变坏,风速也可能较大。 融雪逆温(雪面逆温) 在积雪地区,暖空气流经冰、雪表面产生融雪、融冰现象。而冰雪的融化需要从近地面气层中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贴近地表的空气温度较低,但较高处气温仍比较高,因而形成逆温现象。 融雪逆温厚度不大,约几米到几十米。 地形逆温 夜间,由于山上冷空气沿山坡流到低洼地区使原来洼地底部的较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的逆温。 地形逆温使洼地常出现霜冻。 辐射逆温、平流逆温、融雪逆温、地形逆温属于近地面层逆温,其中以辐射逆温为主。近地面层逆温多由热力原因引起。 (三)湍流逆温 由于低层空气的湍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逆温。 湍流强,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精品)课件.pptx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技术指南解析与监测(改后)课件.ppt
- 疱疹性咽峡炎课件_8.ppt
- 疱疹病毒课件_1.ppt
- 疱疹病毒课件_2.ppt
-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课件.ppt
- 疱疹性龈口炎课件.ppt
- 多重耐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及治疗策略王辉课件.ppt
- 疱疹性质咽峡炎中西医院结合诊疗课件.ppt
- 疾病护理查房 喉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课件.ppt
- DB23_T 3866-2024冰上龙舟赛事组织服务规范.docx
- DB32 2163-2012 棉纱单位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ocx
- DB32∕T 2429-2013 棉花田间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规范.docx
- DB23_T 3820-2024 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docx
- DB23_T 3474-2023非煤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201_T 1106-2022 工程地质层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3T 2515-2022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docx
- DB3301_T 0415-2023 装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范.docx
- DB3311/T 106―2019“丽水山居”民宿服务要求与评价规范.docx
- DB3201T 1127-2022 慈善捐赠受赠管理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金蝶云苍穹考试认证理论考题汇总(精华版).pdf VIP
- 钢梯设计图集15J401.pdf VIP
- 在项目规划评审会上的致辞发言3.docx
- 建筑工程图集 G410-1~2:1.5m×6.0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2004年合订本).pdf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七章 常见神经疾病的评定技术.ppt VIP
- 山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VIP
- 2025年上海黄浦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综合与实践:白昼时长规律的探究》教案.docx VIP
- 2025年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pdf VIP
- 施工现场高温季节安全防护与防暑管理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