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课件在化教育中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实践和反思(上)(已校对)
科学素养——化学教育的生命
——在化学教育中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实践和反思
摘要:本文是《人文精神——化学教育的灵魂》的姊妹篇。前面的文章中,我曾经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化学教育中着力渗透人文精神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作为新课程化学教育的两大基本目标(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往往沦为空洞的说教;而离开了人文精神的塑造和熏陶,科学素养也很可能变为机械地填充和危害社会的工具!如果我曾经把人文精神提升为化学教育的灵魂,那么科学素养就是化学教育的生命,只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命才能有最纯洁与崇高的灵魂。因此我要通过总结和反思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从具体操作和教育理论的结合点上详细讨论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具体途径和案例。通过五个方面的内容(巩固科学知识、参悟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科学意识、铸就科学品质),大家可以深切感受到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如何使化学教学焕发生命活力的。
化学教育 科学素养 教学实践和反思
误区——对科学素养认识和培养中的片面与偏执
如果说,我们传统的化学教育从来都不重视科学素养,那绝对是最大的误解和污蔑!即便是在科技和综合国力都比较落后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教育方针也从来都非常关注和重视科学素养的目标。那为什么新课程改革又特别强调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努力培养呢?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太过片面,培养也太过偏执!这种片面表现在:把科学素养狭隘地等同于科学知识的堆砌与存储以及科学技能的机械重复和熟练操作。这种偏执则表现在:把学生固执地理解为知识与科学原理的容器,把科学活动的主动探究异化为被动的填鸭与僵化的记忆。教学中最典型的“水桶理论”就是这种误区的见证和集中体现!新课程改革中首先针对这种误区,把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建立成了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对以往教学中错误认识的一种纠正和完善。新课程《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素养是这样界定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学素养的内涵与外延都比以往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与广泛!行为的偏执根源于认识的片面。为了能够真正做到对科学素养的全面培养,前提是我们要尽量全面的理解科学素养的含义。
二、理念——对科学素养涵义的全面研究和反思
“科学素养”是个偏正式的短语,从字面分析它是由“科学”和“素养”组成。科学的含义在《教育大辞典》里是指,描述、解释和预言现实世界的过程和现象,揭示客观世界规律的理论表述。即科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科学知识;二是认识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既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体系。素养一词的含义,在我国《辞海》中之“经常修习涵养,如艺术素养、文学素养”。这种解释偏重素养的获得过程。而英语对素养的解释则偏重结果,无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看,二者对素养的解释都持有发展的观点。从这两个词的解释来看,都强调了“过程”这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着力提出的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这种理解必然会促使我们把科学素养从静态的知识论扩展到动态的方法论。
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国内外有很多不同角度的阐述。国内的专家对于科学素养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同点的,他们都认为科学素养是通过教育,掌握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内在品质,但是在表述上略有不同,科学素养是一个从低到高的连续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也会不断提升。不同学者强调的科学素养的要素略有不同,从而产生了“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十要素”说。
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五要素”说,本文阐述科学素养教学案例就是借鉴了这种学说而从五个方面来讨论的。科学素养五要素分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意识、科学品质。
科学知识(也可说成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知识与技能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它既能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科学观的形成。
科学方法
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够更快地获得科学知识,更透彻的理解科学规律,了解他们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且科学方法作为思维和行为方式,蕴含着极大的智力价值,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智力水平将会大大提高。
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指个体认识自然与科学世界,应用科学去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认知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科学能力在科学素养的结构中位于最高层次,是科学素养发展的目标方向。
科学意识(也可说成科学观念)
任何科学和技术的新突破、新进展往往源于人类科学观念的更新,当一个人形成了一定的科学意识后,就在头脑中建立起科学活动的基本点,从这一点出发去构建科学认知的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三话题作文复习() 话题作文的优越性.doc
- 初中九年级生物习提纲8958842.doc
- 初中一年级思想品德(政)上册期末试卷.doc
- 初中人教版生物复习提纲136800.doc
- 初中会考生物总习提纲(苏教版)552632.doc
- 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学案(人教版).doc
- 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学案(人教版).doc
- 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acation?》学案(人教版).doc
- 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0 If you g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学案(人教版).doc
- 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cise?》学案(人教版).doc
最近下载
-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概论.pptx VIP
- 2025届高考地理专题一轮复习课件:碳达峰与碳中和.pptx VIP
- 纪检监察干部纪法知识自测600题(自测题三)有答案.docx VIP
- 第二章林分标准地调查解读.ppt
- 1第三章其他压力机-冷挤压.ppt VIP
- VW 01110-3-2020-螺纹连接第三部分:监视连续旋转驱动工具的参数设置系统(中文).pdf VIP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某中学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铭记历史使命,赓续抗战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高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课件(含溯源历史英烈精神).pptx VIP
- (高清版)DB42∕T 2305-2024 《高品质住宅技术标准》.pdf VIP
- 纪检监察干部纪法知识自测600题(自测题 四)附有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