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必修二选择题练习含详解.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限时练习11.6 1.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中国A.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贡献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棉纺织业 100 81.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这段材料主要反映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 17.仔细观察下面“1949-1966年新中国工业、农业国民收入统计图”,图中C处工业、农业国民收入情况发生的变化的原因是 A.B.C.D.18.右图所示的决议是在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这一决议 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年 21.8% 26.1% 52.1% 1965年 37.3% 32.3% 30.4% A.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的制定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0.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 “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 “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一:“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百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古玩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后廊皆日者货术传神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潘楼……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糉子……”“七夕,潘楼前卖乞巧物。……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乾兴元年(一○二二年)六月真宗诏令:“在京都商税院并南河北市,告示客旅等。……如有大段行货,须至赊卖与人者,即买主量行货多少,召有家活物力人户三、五人以上,递相委保,写立期限文字交还。” ——《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七》 (宋神宗熙宁六年,东京肉行徐中正等提出)“乞出免行役钱,更不以肉供诸处”,(官府成立)“详定行户利害条贯所”,(实行)“免行法”,各行交纳“免行钱”,“官为雇人代役”。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宋前期,宋王朝出现一种类似存款收据的证券,正背面都有出票人的印记,有密码花押,票面金额在使用时填写,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