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引桥40m简支箱梁移动模压重专项施工方案.doc

引桥40m简支箱梁移动模压重专项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桥40m简支箱梁移动模压重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总体施工方案 2 四、移动模架压重人员、机械设备计划 2 五、移动模架压重步骤 3 1、预压荷载计算 3 2、荷载布置 4 3、观测点的布置 6 4、预压步骤 6 5、卸载 9 六、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9 七、移动模架压重安全应急预案 10 1、应急预案指挥领导小组 10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11 3、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 11 4、应急物资 12 5、应急电话及应急医院 12 北岸滩地引桥40m简支箱梁移动模架压重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4、XX大桥局集团企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支架法及移动模架法现浇施工》(MBEC1010-2010); 5、XX大桥局集团一公司工程结构设计研究所《郑焦线黄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移动模架2设计图》; 6、XX大桥局集团一公司工程结构设计研究所《郑焦线黄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移动模架3设计图》。 二、工程概况 移动模架预压的目的是消除移动模架拼装的非弹性变形,测算出施工荷载的弹性变形,同时检查各部位的强度 序号 工种 人数 分工 1 队长 1 移动模架压重的管理和组织 2 技术员 2 压重过程中技术要点和压重重量、时间的控制 3 测量人员 3 测量每个控制点标高,监测模板压重变化并进行记录 4 压重人员 18 压重吨包的吊运、摆放及卸载 6 合计 24   根据施工方案,移动模架压重所需机械、设备及材料等如下表二: 表二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明细表 序号 名称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150KW柴油发电机 台 1 备用 2 50t汽车吊机 台 1 3 吨包(0.8×0.8×1.0m) 个 1250 4 塑料布 m2 236 5 脚手板 m3 若干 五、移动模架压重步骤 1、预压荷载计算桥40m简支箱梁预压荷载的总重量为:t×1.2≈1227.4t。荷载分布模拟梁体浇筑时实际荷载(0.228+0.578)×0.5×2.5×(2.756÷2.5)×1.2≈1.333t/m2。 1.1.2 底板、腹板及顶板(不包括翼缘板): ①梁端1.5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总重: [(2.8+3.5)×3×0.5+0.15-3.3]×2×1.5×2.5-0.3375×2.5 =46.41t。 ②梁端变截面4.0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总重: [(0.3+0.7)×0.5×(5.13+3.6)×0.5+(1.1+0.39) ×0.5×2×3.1 +(4.688+5.802)×0.5×(0.636+0.36)×0.5] ×4×2.5=94.14t。 ③梁端5.5m范围内内膜总重: 30.8÷40.6×5.5=4.17t。 梁端变截面5.5范围内预压荷载分布: (①+②+③)×1.2÷(5.6×5.5)=5.64t/m2。 1.2 梁跨等截面29.6m范围内横截面1.2倍荷载分布图 1.2.1翼缘板: 1.333t/m2。 1.2.2底板、腹板及顶板(不包括翼缘板): ①梁跨等截面29.6m范围内钢筋混凝土总重: (9.6-0.63-3.65-1.4-0.7)×2×29.6×2.5=476.56t。 ②梁跨29.6m范围内内膜总重量: 30.8-4.17=26.63t。 ③梁跨施工人员及其他荷载:5t。 梁跨等截面29.6m范围内横截面荷载分布: (①+②+③)×1.2÷(5.6×29.6)=3.68t/m2。 2、荷载布置 根据荷载计算图,采用吨包装沙土进行压重,并注意留出各截面测点位置。沙土的密度按1.5t/m3计,各压重区域可根据吨包实际尺寸进行布置,并考虑预留观测点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总重不得超过1227.4t。加载及卸载过程中,随荷载分级均应连续测量模架变形情况。每级加载完成后,都须对模架构件焊缝及螺栓连接处等位置逐一检查。 2.1 翼缘板采用吨包(沙土)压重,横桥向宽2.5m,均匀布置沙包,两侧总重270.5t,均高约1m,共需吨包约282个。 2.2梁端底板顺桥向5.5m范围,采用吨包(沙土)压重。两端总重347.3t,均匀布置沙包,高约2.8m,共需吨包约362个。 2.3 底板梁跨29.6m范围,采用沙包(沙土)压重。跨中总重609.8t,均匀布置沙包,均高约1.8m,共用吨包约635个。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压重总体示意图如下(尺寸以cm计): 3、观测点的布置 移动模架在预压之前、分级加载及预压荷载全部加载完成及卸载后要进行高程测量,高程测点设置在移动模架L/4、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