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面对面201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鉴赏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ppt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鉴赏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鉴赏精讲课件 新人教版

* 第四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诗词曲鉴赏 中招命题趋势 近8年来,河南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34首古诗词曲为考查范围,注重对写景抒情类、爱国言志类作品的考查,而对短小的绝句和爱情体裁的诗歌从未进行考查,篇目从未重复。试题以简答题为主,题量为2道,总分值为4分。常考考点有: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词语理解等。诗歌的赏析角度或者赏析点一般比较小,且有较明确的指向。 根据命题规律,预测2015年河南中招古诗词曲鉴赏题命题角度主要有:(1)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或作者的思想感情;(2)从炼字、修辞、表现手法等不同的角度赏析名句;(3)描述画面。根据所选诗词,从以上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考查。 常考考点及方法指导 考点一 品味炼字 (一)题型链接 1. (’14河南)20题: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 (’13河南)21题: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3. (’11河南)22题: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二) 方法指导 解答词语的锤炼时,我们首先要明白,炼字的本质在于炼意。解答时,我们可以抓住“字与意”的关系,从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该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高远的意境、所寄托的深邃思想等方面进行品味。解答修辞的效果时,先根据修辞知识判断出该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诗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夸张,这几种修辞最能体现诗人丰富的想象力,诗人一般用这些修辞都是要表达某种情感的。我们赏析时必须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品味。 答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析词义:即解释字词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2)找修辞:即分析该字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要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来回答; (3)绘画面:即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4)达感情:点出表达了什么感情、传达了什么思想。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涨”字,一方面写出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给人一种动态感;另一方面雨天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乡思亲的情感波动,而且又是连绵的秋雨,难免会勾起诗人的愁思。“涨”既写出巴山水灌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厚重绵绵的愁思。 考点二 名句赏析 (一)题型链接 1. (’12河南)22题: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 (’08河南)21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技巧三:语境推断法 实词绝大多数具有多义性,因此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中“错”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里写“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故应解释为“交叉、错杂”。 (二)方法指导 对于诗句来说,大概分为三种类型: 写景:景重,情浓,意淡; 抒情:情重,景散,意明; 言理:意重,情浓,景淡。 赏析诗歌的句子,首先要 分清句子的类型,是写景、抒情,还是言理。如果是写景,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赏析; 如果是抒情,则从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果是言理,则从理趣的融合、哲理的启悟性等角度赏析。是景致优美,让人心怡;还是情真意浓,格调高亢;亦或蕴涵哲理,启人心智。一句话,从景、情、理等方面为人称道之处,对诗歌的句子进行品评。 答题格式:手法 (修辞、烘托、情景交融、对比、用典等)+写出了什么 (字面含义)+表达了什么 (深层含义,作者的情感或包含的哲理)+显得怎么样(效果)。例如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相关知识归纳】 1.修辞手法 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设问、反问、双关等。 2.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指不借助任何事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抒情方法上分析,便是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指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例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指将感情融入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