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瘫治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ppt课件
面瘫治疗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 蔡晓刚 面瘫是面神经麻痹的简称,其病因极为复杂,西医认为是炎症或病毒,中医认为是风症、中气不足所致。无论什么病因,面瘫结果都是压迫或损伤神经,导致神经传导障碍,肌运动明显减弱或消失,造成所支配的部位功能不平衡被强(健)侧牵拉。出现包括一侧眉不能上提、眼裂增宽,耸鼻、鼓腮、示齿、张口时嘴歪向健侧等为症状。 面瘫西医学从定位诊断角度将其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亦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两大类,二者的病因、症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也有差异。 中枢性面瘫为核上组织受损引起,多由脑血管疾病所致,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及鼓腮等,常合并有中枢性舌瘫、一侧肢体偏瘫、语言不利等。属于中医学“中风”的范畴,称之为“口喎”。 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凉、炎症刺激或病毒感染等刺激发生痉挛,面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使面神经髓鞘脱失、轴突变性所致。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除出现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及鼓腮外,还会有不能蹙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或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等。俗称“口眼歪斜”,相当于中医学的“口僻”范畴。 中枢性面瘫是继发于脑血管疾病相对于周围性面瘫来讲预后效果相对就差,所需疗程也较长,在这里针灸治疗方法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参与。 周围性面瘫则以针灸疗法作为首选治疗可以获理想的疗效,是世界卫生组织收录为64种针灸适应症之一,1998年1月1日美国医学会主编的《通用医疗程序编码》也正式收录针灸疗法,认为其是治疗面瘫真实有效的方法之一。(邢金云,任秀梅.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2):25-28) 但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周围性面瘫患者久治不愈,遗留以抬眉、口周围肌恢复不完全,联带运动、挛缩、上睑下垂、鳄鱼泪及面肌痉挛等后遗者。 对于周围性面瘫一般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发病一周之内)、恢复期(发病八天至四周)、后遗症期(发病四周以后)。对于针灸介入应该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这个问题上医界争论比较激烈,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及时、尽早介入正确有效的针灸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恢复时间及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也就是说发现面瘫即刻针灸治疗。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不论哪种外邪侵袭诱发面瘫,其根本均为患者自身正气虚弱,脉络空虚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使面肌失养而发病。针灸之术可通过“补虚”、“泻实”来调理,使未成大势之邪在短时间内正邪“交战”中得以歼灭,“邪去正安”,气血循行恢复正常濡养面部面瘫便可治愈。 如果从西医学角度来讲,周围性面瘫多由于茎乳孔(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引起周围面神经损害对面部肌肉不能正常支配而致。发病之初面神经只是前述部位的水肿状态,而面部肌肉是正常的,仅仅只是神经指挥传导系统障碍不能正常工作,还没有完全使面肌因时日过久而丧失活动能力,此时只要能够采取患侧茎乳突处正确有效的针灸使其局部水肿消失,指挥传导功能恢复正常面瘫就会很快康复。也就是说在面瘫早期采取针灸治疗可以加速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受损神经及肌肉的营养状况,是神经突触链接增强(兴奋),肌肉活动性升高促进炎症和水肿吸收,缩短面神经受压、缺血时间而提高治疗效果。 电针疗法是一种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西合璧的产物,利用针灸治疗仪输出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等作用于腧穴、经络或某一特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有研究发现(黄晓嫒,李崖雪,孙申田.不同电针波型在面瘫后遗症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0):91-92; 潘华,李宇然.电针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8):77-79)电针治疗通过对人体穴位的电脉冲刺激,能使面神经肌肉松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血流得到充分恢复,从而使得患侧面部异常的新陈代谢得以恢复和改善,局部的内循环紊乱趋向正常,瘫痪的面肌也随之得以恢复至正常。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对于周围性面瘫来讲如果长时间、高强度、高频率的反复电针刺激,反而会致破气伤血使正气更虚,邪气留恋,从而发生患部肌肉适应现象(肌肉疲劳),不但使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加大,还会出现倒错、联带运动、挛缩、面肌痉挛等后遗症状。 这是因为正常生理状态下,神经膜是呈半渗透性的,神经膜的表面带阳离子,膜的里面带有阴离子。如果在患部使用不当的、频繁的电针刺激,会使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编外人员1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环境微生物学》电子课件 2进化.ppt VIP
- 13S201_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_消防图集(1).pdf VIP
- 甲亢患者的药物治疗与饮食指导.pptx VIP
- 15ZJ512 卫生间和厨房.pdf VIP
- 2025铣工(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2030中国石油化工催化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秋天的树叶》教案反思.docx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pdf
- 小学体育课程中民间体育游戏的发掘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