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docVIP

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

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   摘要:为实现太子参高产优质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地连作年限对太子参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多糖和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地连作年限的增加,太子参植株单个茎长、茎粗、鲜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位面积鲜重产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对药材品质中多糖和皂苷含量的综合分析显示,连作2年是可行的。   关键词:太子参;连作年限;经济性状;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67.5+3;S344-09 S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713-05   连作障碍又叫连作障害,即同一土壤中连续栽培同一种或近缘植物后,即使在正常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也会出现生长势变弱、病害加重、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象[1]。连作障碍在农业生产上普遍存在,科技工作者对设施蔬菜[2-7]、大??[Glycine max(L.)Merr.][8]、辣椒(Capsicum annuum L.)[9]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10]等连作障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药用植物栽培中连作障碍也非常突出,约占药用植物70%的根和根茎类药材是忌连作的[11-16],如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17-19]、西洋参(P. quinquefolius L.)[19-22]、三七[P. notoginseng(Burk.)F. H. Chen][23-25]、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26-28]、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29]、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30]、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31]、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32]等。造成作物连作障碍的因素大体分为3个方面,一是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同一种作物长期连作,会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亏缺,在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便出现“木桶效应”,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使作物的抗逆能力减弱,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者导致植株死亡[33]。二是土传病害加重,药用植物连作会破坏根际微生态平衡,促使病原微生物增长,如人参在老参地种植会导致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相继发生,当多种类型病害交织在一起后,将造成人参根病流行,严重者蔓延整个参园;一般老参地种植3年后的存苗率在25%以下,75%以上的参苗都将因参根腐烂“失踪”而丢失[34]。三是植物自毒作用,这是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陈长宝等[35,36]研究表明,人参根际土壤提取物对人参和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Lour.)Olsson]种子的发芽率及根伸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对人参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刘红彦等[27]通过对地黄种植地土壤灭菌和地黄块根、残叶灭菌进行盆栽试验,结果发现造成地黄的连作障碍首先是来自前茬地黄块根的分泌物(或前茬微生物的分解产物),其次是残叶的分泌物,表明根际微环境化感自毒物质的积累及其效应可能是造成地黄连作障碍的主导因素。   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系常用中药材,植物名孩儿参、童子参,为石竹科(Caryophllaceae)孩儿参属(Psendostelaria Pax)异叶假繁缕[P.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为滋补类中药材[37]。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补肾之功效,常用于病后体弱、阴虚盗汗、脾虚体倦、食欲不振、肺燥喉干、小儿消瘦、精神疲乏等病征,可作为人参乃至西洋参的代用品,老少皆宜。太子参药用块根呈细长纺锤形,稍弯曲,表面较光滑,稍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痕,顶端有茎痕,表面浅黄色[37]。在福建、贵州、山东、江苏和安徽等省均有种植。生产上发现太子参连作障碍(重茬栽培)问题比较突出,导致太子参不能正常膨大形成具有商品价值的块根,尤其是随着连作年限的加长,太子参的根长、根系数量、株高、茎分枝数、结实种子数、总生物量等持续下降,单根重和产量明显降低,品质也下降,严重影响了种植区和药农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积极性。中药材连作障碍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23-28,30,38],但关于太子参连作障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前人对太子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产栽培技术、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39-44],对太子参连作障碍的研究仅见冯业强等[45]的试验报告。连作造成太子参产量明显下降,同地块上连作2年比正茬的减产30%左右,连作3年以上的比正茬的减产50%以上,而且连作对太子参药用品质影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