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理财中“坑爹”陷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年理财中“坑爹”陷阱

那些年理财中“坑爹”陷阱   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重视理财。上到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下到刚工作甚至还在上大学的年轻人,理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财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十年前,人们了解的理财或者投资的手段大多是储蓄、国债、股票等有限品种。如今,信托、银行理财产品、各种创新型基金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理财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曾经有人说,没几万别想理财,“财”都没有,“理”什么?而如今一些基金定投的宣传册上写道:如果一个月投入100元,按照一年15%的收益率计算,35年之后你会用拥有一笔147万元的巨款。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我们试图通过分析这十年间典型的“坑爹”理财向你展示,你理财了,“财”不一定会“理”你。   A股——吞噬财富的“黑洞”NO.1   A股十年,不变的是点位,变的是财富。 2011年12月13日的2245点,遥遥相对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曾有人调侃A股市场,“杨百万进去,杨白劳出来”,这可不仅仅是句玩笑话。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8月底,A股共有上市公司2535家,2012年年初至今沪指跌幅6.91%,2012年上半年股民人均亏损3.5万元,而仅8月A股流通市值蒸发达8400亿元,七成投资者亏损超过25%。   2005年到2007年,赶上大牛市,赵聪在股市中赚了不少钱。赵聪有很好的理财观念,他认为理财就是“在合适的时候买入合适的产品”。 2007年11月,他在48元附近全仓买进了涨幅逾180%的新股中石油,按他的话说:“一个垄断的行业,加上一个垄断的公司,多少钱都不算贵。”然而事实并不如愿,中石油在2007年11月到2008年9月,不到1年的时间,股价跌去了八成,期间赵聪多次加仓,而钱不过就是进去,打了几个水漂,然后,消失不见了。赵聪现在依然坚持中石油是一个好公司,但同时也有些困惑,为什么股价就是上不去呢?   其实赵聪只不过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市场,买了一只错误的股票罢了,而纠结于“股票为什么不涨”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无意于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A股十年“零涨幅”,因为无论是股市大幅扩容,还是大小非过度减持,这些其实都不是??阶段中国的投资者能够左右的。A股只是理财的一个手段,且非唯一手段,如何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做最合适的投资,是投资者最应慎重考虑的。   QDII——本土的和尚去“海外”不好念经   相比QFII在中国的大丰收,QDII基金这些年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从首批QDII基金问世之初,配置QDII产品分散投资风险的宣传就“深入人心”。然而,“出海”6年的QDII基金并没有起到多少分散风险的作用,反而有时候会让人很“闹心”。   2011年11月,成立于2006年11月的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正式谢幕,作为国内的第一只QDII基金,虽然让投资者保住了本金实属不易,但细细算来依然让投资者很“受伤”。   首先, 在“雷曼兄弟”破产后2008年8月到2011年11月三年多的时间里,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是封闭的,这就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资金流动性。其次,由于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记账本位币是美元,而人民币在这段时间里大幅升值,这更是造成了投资者的直接损失。   其实,QDII基金作为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的产品很有必要,虽然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2011年以前的QDII基金“坑爹”的现实,但今年以来,在美股走势稳健,A股“坑爹”的大背景下,QDII基金收益就明显高于普通基金,这说明QDII基金也在积攒“正能量”。华安国际配置基金只是一只“黑天鹅”,但留给投资者的问题是如何正确配置QDII基金,而不仅仅是盲目相信国外市场的走势和宣传人员的“忽悠”。   银行理财——别被预期收益晃花了眼   自2004年第一款银行理财产品诞生以来,近十年时间,理财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新的业绩增长点,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铺天盖地,产品宣传手册中收益率往往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殊不知就是这些看似亮眼的收益率中却隐藏着“坑爹的陷阱”。   章先生2006年底投资20万购买了某银行股票型一年期理财产品,购买时只知道该产品最高年收益18%,预期年收益6%,而对收益计算的公式却一头雾水,工作人员劝他说产品最次也能达到预期收益。2007年股市一片大好,年底银行却告诉他,该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唯一的收入是利息税调整的补偿合计79.2元。章先生后来才了解到,该款理财产品是与某只股票挂钩的,而那只股票在2007年表现并不好,也导致了章先生买的产品“零收益”。出现这种问题,通常是投资者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轻易相信了银行人员的“忽悠”而做出仓促的决定所导致的。   网络与平面媒体相继爆出多次类似事件后,银监会也加强了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明确规定银行应避免理财产品名称使用带有诱惑性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