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郭台铭阿喀琉斯之踵
郭台铭阿喀琉斯之踵
郭台铭有两张脸,一面是大慈善家,一面却是不顾企业社会责任的恶人
看到这个月的新闻,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想必不由得又高兴了一下。
在财富五百强最新排名上,富士康攀上第四十三名,比去年六十名又上了一层楼。这不仅超越苹果、思科、戴尔、索尼、联想等一票大客户,更继续蝉联两岸最大民营企业,甚至超越了诸多国企,只落后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国企长城,为何竟然比不过一个台北小工厂出身的富士康?
富士康创立三十多年来,郭台铭确实创造了奇迹。如此伟大的企业壮举,在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口中,郭的成就足以与美国石油业大亨洛克菲勒、钢铁业卡内基、汽车业的福特媲美,但在大陆,郭台铭与富士康的社会声望却与他的成就呈反比。他在中国创造了上百万就业人数,为各省政府创造了高额GDP,各类税收缴交以亿万计??究竟为什么中国人都不喜欢他?
答案在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d Responsibility)。
郭台铭对于员工劳动条件长期轻忽,富士康一再传出工厂安全问题。通过地方政府豪取资源与投资补贴,以及台湾制造企业把污染留在内地土地的普遍现象,都显示出富士康这座紫禁城,与中国社会的疏离与隔绝。
以CSR的教科书概念,企业与社会,是两个彼此提供养分的群体。企业常常会抱怨社会压力、政府管得太多、税收得太重,社会或政府人士则会埋怨企业对社会不够关注、回馈不够多。不过,这种在言语上彼此倾轧,通常只会发生在小格局企业,事业规模做到如郭台铭这么大,则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利关系就非常重要,双方已经很难再有你、我区分,更不能够将对方视为对立体。社会上的劳工团体,当然要为弱势人讲话,而政府官员也不得不以招商为己任,这两股倾左与倾右的势力,小企业固可在其中钻营寻求利基,大企业却该提高层次,寻找一个更高的平衡点,不偏不倚,但郭台铭与鸿海的格局,似乎没有真正提升上来。
2010年两位数员工跳楼事件后,郭台铭说出“对台湾感到痛心”这句话时,就是在对台湾社会发表负面言论,但他没想到鸿海也是台湾社会一分子。因为鸿海虽然是不折不扣的跨国公司,但总部设在台湾、在台湾挂牌上市、团队都是台湾人。或许郭台铭的发言有目的性,希望能够获取更多台湾的资源,但鸿海将台湾社会整体视为痛心的对象,造成舆论反复动荡,最后再由政府官员安抚。这样的一个策略,恐怕不是郭台铭如此国际一流的企业家所应有的高度。
的确,郭台铭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毛利压缩,是自己。富士康在台北闹市区没有办公室。其实他的董事长室大可摆在台北101顶楼,俯看璀璨夜景,但郭台铭坚持厂办合一。因为鸿海是制造产业,他必须跟同仁在一起。这种勤奋刻苦的美德,在台湾中小企业主身上都看得到。郭氏的工作态度,更是数十年如一日,从没有变过。
但环境变了,世界变了,郭台铭确实是很有远见的国际级企业家,但处理许多事情的格局与手段,却还跟破旧工厂里的小商人一样。他不需要跟媒体闹脾气,也不需要对政治人物趋炎附势,更不需要在本业外耍小动作赚蝇头小利。最重要的是,不该用钞票来解决或解释事情。
如果商学院的教授们要选几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反面教材,鸿海与他的大客户苹果,绝对是最容易向EMBA学生阐述的例子。多位员工跳楼事件后,我们发现富士康的悲剧只是中国现阶段依靠外资、廉价劳动力和加工贸易出口这一经济模式的缩影。这也是中国透过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融入全球化的途径,但是带来的后果是对劳动力权利和保障的漠视,把劳动力物化为机器和企业追求效率的工具。美国企业精神长久,台湾也称得上是进步社会,苹果与鸿海的表现,实在太不称职。
乔布斯在世时,就对CSR与公益嗤之以鼻,相较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他们不仅把财产捐了出来,更懂得以企业执行力来投入公益领域。这不仅让他们赚到了名声,社会观感也好得多。微软曾因为市场垄断与WINDOWS定价过高,饱受各国批评。但如今盖茨夫妇积极投入慈善事业,持续在AIDS疾病防治、以及基层教育体系投入努力,已逐渐得到国际间广大认同。这几年中对微软的攻击力道确实微弱了不少。这样的范畴不只是底层的公关策略而已,而是很高层次的回馈社会机制设计。
不过,公益与企业社会责任不能画上等号。郭台铭就很懂得捐钱,对于不少基金会、弱势团体、医疗机构都长期捐助,在故乡山西也造桥铺路建学校,可这些都挽不回他在两岸社会的形象。他曾经掏出150亿台币,要在台湾大学打造全世界最先进的治癌医院,这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捐赠金额。他还拿了7亿台币要建希望小学、500万台币盖了流浪狗之家、赞助演出音乐剧《四月望雨》、《一把酸枣》。员工跳楼事件后,他还以永龄基金会的名义,捐助台湾金门大学100万美元,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并配备最新的网络及PC设备,还强化师资、设立奖学金——他曾在金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