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四大“慢公司”生存之道
互联网四大“慢公司”生存之道
在互联网界,“慢公司”专注于某个领域,不做短平快的市场炒作和概念炒作,保持业绩持续稳健增长。他们朴实无华,却可厚积薄发。
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有一个经典比喻,他说真正好的企业家是老乌龟,每年身上都要长一层茧,壳很薄的时候,一踩就烂了,老乌龟就踩不坏,而且爬得慢,生命力有五六百年。
在强调“唯快不破”的互联网界,“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速度就是一切”的理论盛行。快公司的成功案例也很多,奇虎360、优酷、zynga等都是快公司的典型代表,甚至更早之前雅虎也曾创下了成立一年后即上市的互联网神话。这些公司大多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商业模式,并依靠资本的驱动和良好的市场运营,最终成功IPO,这是互联网快公司典型的成长路径。
然而,回顾互联网界的发展,因一味盲目的追求发展速度而导致陨落的创业公司不乏其数、不胜枚举。“快”真的是成功的唯一路径吗?
在互联网界,存在着一些这样特立独行的“慢公司”,他们大多都已走过七八个年头,兢兢业业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还谈不上首屈一指,却也活得有滋有味,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界显得颇为“不瘟不火”。这些公司规模相对不大速度不快,异常专注于某个领域,不做短平快市场炒作和概念炒作,但能保持业绩持续稳健增长。他们朴实无华,也可厚积薄发。
慢公司的特点
纯天然:最早被冠以“慢公司”这个概念的好像是豆瓣,被“冠名”的原因大概主要源于豆瓣“把产品放在手上任其自由生长,不刻意加以催熟”的运营模式。
不炒作:“慢公司”们似乎也不太懂得如何制造热点和吸引眼球或是拿概念说事儿,记得2011年4月,同为“慢公司”的大众点评在融资大环境普遍遇冷的情况下获得1亿美元的第三轮融资,当时他们只是在公司的一间会议室中召开了简单的新闻发布会。
细耕耘:“慢公司”不是不想追求公司发展的速度,但行业和领域的选择上决定了他们的生长方式:在自己所属的领域精耕细作,化繁为简、逐步蜕变的成长。“快”要讲究审时度势,盲目的“快”会乱了方寸,方寸大乱往往适得其反,一??前上演的“千团大战”就是血的教训。那些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慢”公司,从未逆潮流而动,而是顺势而为之。
慢公司≠慢动作
形容一个公司的快与慢更多的是从这个公司自成立到冲击IPO这段路程的时间来衡量的。在一个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其成长的速度慢并不意味着其执行力和应变能力的欠缺。从目前的一些所谓的“慢公司”的成长过程来看,他们在实际运营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产品的发展之路,通过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再不断的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以达到尽善尽美的用户体验。
如果把整个互联网创业过程比作是一场龟兔赛跑的话,那么参与这场比赛的人就好比是成千上万只赛跑中的兔子,而那些所谓的“慢公司”就像是那只安静独行的乌龟,它面前没有纳斯达克的炫目标杆,没有环环相扣的资本跃进,即便在产品和发展速度上,当其他人大干快上、渴望引爆流行的时候,它却坚持做“细细雕琢一个新玩意儿,然后捧在手里等待它自然生长”。
“慢公司”的生存之道:豆瓣
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懈的追求向着完美伸臂”,这其实也是豆瓣网生存之道的写照。2005年3月6日,杨勃选择了互联网社区这一细分领域创立豆瓣网,至今已获得三轮融资,分别是:2006年联创策源投资200万美元;2009年挚信资本和联创策源的千万美元;2011年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和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的5000万美元。
目前豆瓣的赢利点主要集中在导入图书线上购物链接、与各图书网站做收入分成。此外,现在豆瓣的收入有电影票务、品牌互动广告、电商分成及豆瓣阅读等。豆瓣阅读是最近才推出的业务,与亚马逊类似,作者能够通过豆瓣上传自己的文字作品,作者自己定价,进行销售,豆瓣与作者分成销售收入。
豆瓣网“慢”的策略,其实就是两招。一是重视用户价值。所谓用户价值,就是长期以来能够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换言之就是用户在你这里可以得到什么,且是否受用。这是长久留住用户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是不断完善用户体验。在多数人眼中,用户体验更多是停留在功能设计层面上。但豆瓣的做法更深入用户内心。在“好”的基础上,不断将用户体验做到更好,不让用户感到“腻”,从而留住用户。
除了“慢”策略,豆瓣也有新招。首先是挖掘深层次的用户。豆瓣最近特意将“豆瓣猜”放在了首页,用社区内各种好的用户内容来推广豆瓣社区,而非仅局限于图书和音乐领域。
其次是研发新产品。据了解,豆瓣最近也在研发内测名“其他豆瓣”的产品,在该款产品里,一道菜、一款手机或者一款软件都有自己的单独页面,用户可以针对这些单独页面进行点评;用户也可以在“发现东西”文本框里键入“手机”、“菜”等词语,豆瓣就会帮你找到这些“东西”。
再次是推出不同频道的对立移动客户端。与很多功能聚合在一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