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水利水保工程思考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水利水保工程思考
摘 要:水利水保事业是事关发展、民生、生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放在更加突出、优先发展的地位。本文着重探讨临猗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全力推进水利水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现实课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水利水保 可持续发展 思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长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保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水利水保事业放在更加突出、优先的发展战略地位。以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困难为主的民生水利,以解决产业发展中水资源制约问题为主的生产水利,以生态恢复和水安全为着眼点的生态水利,是今后推进临猗县水利水保事业可持续性发展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临猗县水利资源概况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三角地带北沿,地理坐标:东经110°17′30.7″~110°54′38.9″,北纬34°58′52.9″~5°18′47.6″。东南与运城市接壤,西南与永济市毗邻,西濒黄河与陕西省合阳县相望,北面孤峰拱秀与万荣县相连。黄河流经该县河段全长29公里,据龙门站观测,多年平均流量为19512.2立方米/秒,是本县的主要客水资源。涑水河在该县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流经楚候、猗氏、牛杜、嵋阳、庙上、七级镇6个乡镇,在七级镇王肖村境内流入永济县境内,流域面积985.44平方公里,全长44.44公里,该河多年枯竭,已成为全县主要排污及泄洪道。截止2008年底全县目前水利设施主要有7个万亩以上引黄电灌站,153处小高灌,3086眼灌溉水井,有效水地面积达93.825万亩,其中黄灌面积64.77万亩,井灌36.42万亩,纯井区有机井2123眼,有效灌溉面积29.05万亩。节水达标面积为45.225万亩,其中管灌31.305万亩,渠道防渗7.965万亩,喷灌5.295万亩,微灌0.66万亩。
根据本县气象站1957~2008年记载的资料,我县多年平均降水量484.2毫米,最大降水量849.8毫米(1958年),最小年年降水量276.5毫米(1997年),雨量多集中在六至九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历年平均蒸发量为2078mm,最大年蒸发量为2233.4mm,为全年降雨量的4.4倍。时空分布很不平衡,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县份,全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9945.1立方米,年允许开采量为6108.6万立方米,一般年份地下开采量为9400万方,最高年为12321万立方米,全县人均资源占有量为175立方米,是全省人均456方的1/3,是全国人均1750方的10%,全县年工农业用水总量近年来多大15000万平方以上,其中 临猗县1000多万方左右为农业灌溉。
2.协调发展,重点突破,全力推进全县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从临猗的县情和水事业发展的现状看,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必须坚持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策略。根据临猗县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紧紧围绕“温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中心,坚持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逐步减少地下水使用量,以地表水资源代替地下水资源为主线,着力推进以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配套为重点,在井灌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小型灌溉泵站改造工程。
2.1实施“四位一体”工程,积极推进生态水利
从长远看,临猗县必须坚持生活、生产、生态并重的原则,着眼解决民生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水利水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但考虑到临猗水事业建设已取得的巨大成效,目前应把生态水利放在全县经济社会的大盘子内重点考虑,把农村新能源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病险河道加固和河道治理有机结合,整体推进生态水利建设。一是实行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随着打井设备的改进和掘进技术的提高,人们不再饮用池塘水,池塘逐渐失去原有功能,而成为蓄积雨水的场所,再加上管护不到位,池塘面积不断缩小,池深变浅,渗漏加大,所蓄雨水越来越小,并且周边环境杂草纵生,作用越来越小为了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好天上水,充分发挥雨水的作用,对现有池塘进行更新改建,其作用有如下几点:一、充分蓄积雨水,适时进行雨水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二、蓄积雨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三、在改建的同时,还注重周边环境的改善,使之成为群众键身强体,文化娱乐的场所,成为美化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在季节性、区域性水贫乏的农村,普遍推广节柴改灶工程。在平川和河谷下游水资源充足的农村普遍推行农用沼气工程,尽可能减轻农民生活对资源的依赖性;二是把病险水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