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褐变作用 概述 褐变是食品加工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变色现象 某些食品中的褐变是有益的 某些食品中的褐变是有害的 根据不同的机制,褐变作用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褐变 §1酶促褐变 果蔬等在采摘后于正常情况下,组织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偶联进行的,但当机械损伤或处于异常环境变化时,便会影响氧化还原作用的平衡,发生氧化产物的积累,导致变色,这类变色作用非常迅速,需要与氧接触,受酶催化,称为酶促褐变 一、机制 植物组织中含有酶类物质,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的传递物质,在酚-醌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当细胞破坏之后,氧就大量侵入,造成醌的形成和还原为酚之间的不平衡,于是发生了醌的积累。 酶促褐变是酚类物质受酚酶催化,形成 醌及其聚合物的结果 1.酚酶及其作用 含有0.2%左右铜的金属酶、Cu+才有活性,如甲酚酶、儿茶酚酶,可作用于一元、二元酚(作底物),以马铃薯中最丰富的酚类化合物酪氨酸为例: 在水果中,儿茶酚是分布极广的酚类,在儿茶酚酶作用下,酚类非常容易氧化成醌,然后,邻醌或没有起反应的邻二酚经二次羟基化,生成二羟基化合物 羟基醌极易聚合生成有色的黑色素 2.底物体系 邻二酚类、一元酚类可作底物,对邻二酚类的作用快于一元酚,对位二酚也可被利用,间位二酚不能作为底物,甚至对酚酶起抑制作用,邻二酚的羟基取代物不受酶催化,如愈疮木酚,阿魏酸。 酪氨酸、儿茶酚、绿原酸、黄酮类、花青素、单宁都可作为酚酶作用的底物 二、酶促褐变的控制 酶促褐变发生的三个条件 氧的存在;酚酶;适当的酚类底物 酶促褐变控制的主要途径 酶的钝化(热烫、加抑制剂等) 改变酶作用的条件(pH值、水分活度等) 隔绝氧气(抽真空、与氧隔离) 使用抗氧化剂(如抗坏血酸、SO2) §2非酶褐变 食品加工、贮藏中常发生与酶无关的褐变作用,称为非酶褐变。 包括: 美拉德反应 焦糖化反应 抗坏血酸的氧化 一、美拉德反应 又称羰氨反应,羰基与氨基经缩合、聚合生成类黑色素 1912年,法国化学家Maillard, L.G.发现 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在加热或长期贮存后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 1.机理 初期 羰氨缩合 分子重排 阿姆德瑞分子重排 海因斯分子重排 中期 果糖基胺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如图: 果糖基胺脱去胺残基重排生成还原酮,如图: 氨基酸与二羰基化合物的作用,如图: 末期 醇醛缩合:生成不饱和醛 生成黑色素的聚合反应 2.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 温度 温度提高10℃,褐变速度提高3~5倍 pH值 pH值3,褐变速度随其增加而加快 羰基化合物 五碳糖反应速度约为六碳糖的10倍,顺序为: 五碳糖:核糖阿拉伯糖木糖 六碳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醛糖酮糖 还原性双糖,反应速度较慢 氨基化合物 胺类氨基酸肽蛋白质 水分 水分在10~15%时最易发生褐变,完全干燥时则难以进行。水分在反应初始阶段绝对必需,但另一方面水分对包含一系列脱水作用的褐变反应起抑制作用。 抑制剂 亚硫酸盐或酸式亚硫酸盐可抑制褐变 二、焦糖化褐变作用 定义:糖类受高温(150~200℃)发生降解作用,降解后产物经过聚合缩合而生成稠状黑褐色物质,称为焦糖化作用。 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汽冒出,鼓泡。 焦糖是一种胶态物质,等电点在pH3.0~3.9之间,随制造方法不同而异。 焦糖化反应机理 一类是形成焦糖; 三阶段: ①起泡后,蔗糖经水解和脱水,二聚合生成异蔗糖酐 ②二次起泡生成蔗糖酐 ③进一步脱水生成焦糖稀,继续加热形成焦糖素 另一类是裂解开成一些挥发性醛、酮类,进一步缩合、聚合形成深色物质。 三、抗坏血酸褐变作用 在果汁特别是柠檬汁的褐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抗坏血酸是酸性,有防治人体坏血病的功能,它是高度水溶性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很易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易受温度、pH值、氧、酶、金属催化剂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氧化降解; 食品的褐变是错综复杂的,褐变产物多种多样,三种非酶褐变产物并非相同,不止一种褐变产物起作用。 如抗坏血酸降解,它也是一种还原酮类,它也有直接参与聚合或直接与胺类缩合形成深色物质的可能。 四、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五、非酶褐变的控制 1.降温 减缓所有的化学反应速度,因而在低温冷藏下,可延缓非酶褐变的进程 2.亚硫酸处理 羰基可与亚硫酸根生成加成物,此加成物与R-NH2反应的产物不能进一步生成薛夫碱,所以可用SO2或亚硫酸盐抑制羰氨反应褐变 3.改变pH值 美拉德反应一般来说在碱性条件下较易进行,所以降低pH可控制这类褐变 4.降低成品浓度 适当降低产品浓度有时可减慢褐变,如柠檬汁、葡萄汁比桔子汁易褐变,所以浓缩比为4:1,而桔子汁高达6:1 5.使用较不易发生褐变的糖 游离羰基的存在是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必要条件. 6.生物化学方法 除糖:加入酵母发酵法除糖;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混合酶制剂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99S203、99(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pdf VIP
- 在2025年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精品教学课件小学优秀课堂课件.pptx VIP
- 水库生态养殖可行报告.docx
- 隧道巡检机器人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docx VIP
- 景观绿化工程施工设计方案.docx VIP
-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设计.docx VIP
- 安徽省庐巢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