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时数 4 教学内容 特殊二极管的认识与应用 授课班级 电子电器28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理解二极管的限幅与钳位作用,了解稳压管、光电管的符号、伏安特性及其电路。 技能目标:
会用万用表简易测试稳压管、光电管,发光管的特性。 素质目标:
通过多种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 学 重 点
1.识别检测整流、稳压二极管。
2.用万用表简易测试稳压管、光电管、发光管的特性。 学习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 价 标 准 权重% 万用表与二极管连接是否正确 连接正确无误 10 万用表测量正向特性 电压、电阻值测量准确 10 极性及质量判断是否准确 极性质量判断应准确 20 示波器 能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电流、及波形 20 操作规范 能正确使用设备、仪器、元件,工作过程中保持工位整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 20 工作热情 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5 解决问题方法 积极认真地和老师交流 10 工作(实训)任务单
实训项目任务 特殊二极管的认识与应用 实训室 电子装配工艺 实
训
前
准
备 阅读知识:
了解稳压二极管、光电管的结构、符号、用途及命名, 资料收集:
稳压二极管的符号、参数、特性曲线 设备、材料:
1. 直流稳压电源
2. 万用表(500型)
3. 电流表10mA×1 ±100μA×1
4. MOS---620CH示波器
5.稳压管、光电管 实训课时安排 实 训 操 作 步 骤
1.测试识别元器件种类、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
2.用万用表、示波器测试常用器件的好坏
3.特殊器件的鉴别,如发光二极管、稳压管、光敏管、集成电路
4.焊接练习,基本要求
A.建立基本单元电路,会根据原理图正确安装焊接。
B.元件焊点平滑光亮、均匀、无毛刺、直径在2MM(根据情况)以内。
C.焊接手法快速、无虚焊假焊脱焊堆焊等现象。
D.无焊接时烧坏元件的现象。
E.元气件的拆焊迅速,会进行集成电路的拆焊操作。
F.器件弯脚插接、布局符合要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光电二极管的认识
稳压二极管的认识
用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实物展示,通电演示
实物展示,通电演示
稳压二极管的外型与普通二极管相似,极性判断方法与普通二极管相同。
检查好坏
将万用表置于R×10k档,测反向电阻,几十~几百K
将万用表置于R×1k档,测反向电阻,无穷大
结论:稳压管正常。
因为万用表的R×10k档的内部电压是9V以上,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稳压值的判断
可达到稳压管的击穿电压,使其阻值大大减小。
万用表置于R×10k档,调零。万用表红标棒接稳压管正,黑标棒接负,从万用表直流10V电压刻度上读数(不能电阻档刻度上读数),然后用公式计算出稳压值。
稳压二极管的稳压过程
注意事项:
1.必须工作在反向偏置(利用正向特性稳压除外)。
2. 工作电流应在 IZ 和 IZM之间。
3. 串联使用时,稳压值等于各管稳压值之和。不能并联使用,以免因不同管子稳压值的差异造成电流分配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识别稳压管与普通二极管简法
巧用两种稳压管获得多种基准电压
不均匀,引起管子过载损坏。
4.稳压二极管在使用时一定要串入限流电阻,不能使它的功耗超过规定值,否则会造成损坏!
用指针式万用表×10k 档测量其正、反向电阻,稳压管双向均呈低阻,而普通二极管则具有单向导电性。
注意:
指针式万用表的黑表笔接内部电池的正极;
数字万用表的红表笔接的是其内部电池的正极。
试用两只稳定电压分别为VZ1=3V和VZ2=6V的硅稳压二极管获得多种基准电压。设稳压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1)单独使用时,有三种情况:反向应用时有两种电压, VZ1=3V和VZ2=6V,正向使用时VZ3=0.7V
(2)串联使用时,有同相和反相串联两种接法,串联后又有正向和反向使用两种方式,故有4种稳压值:
VZ4=VZ1+VZ2=3+6=9V VZ5=0.7+0.7=1.4V
VZ6=3+0.7=3.7V VZ7=6+0.7=6.7V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作
业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第 6 页 共 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