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的味道
“把语文还给语文”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在《科学与人文的语文教育》座谈会上讲过的一句话,这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与“纷繁”的课堂教学背景下,可谓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笔者觉得这是顾老对课堂教学层面语文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及拷问,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用学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笔者以《》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 亲历文本,让“读”和“听”闪烁“思”的光泽
师:同学们已经品读过课文了,老师想请同学们通过读来展示自己的收获。你最喜欢读,觉得最意思的是课文哪部分内容
生:我觉得……
师:
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教师的第一要务便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交流对话,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涵咏其丰富内蕴,进而学会阅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出发,精心设计“对话”的切入点。通过引领学生亲历文本,多角度,多层次地“读”和“听”,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每次的“读”和“听”,都伴随着解读文本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把握整体的“思”,有感知细节发现细节的“思”等,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想象、视觉去感受词语的色彩、气息,触摸文字背后的情感,聆听来自词句深处的声音。只有闪烁着思考光泽的“读”和“听”才能够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意,发展思维,才是有效的、厚实的语文阅读教学。
二、 创生文本,让“说”和“写”拨动“情”的心弦 1.出示: 师:(动情地)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他再也不能做什么了?请大家联系全文,再结合书上的语句说一说。(播放马斯奈《沉思曲》)
生:他再也不能到树林里采野果了, 他再也不能在春天到来时,跑到河边去做笛子了。
生:傍晚,他再也不能静静躺在河边听青蛙呱呱叫起来,再也听不到啄木鸟笃笃地啄树干,甲虫嗡嗡地叫了。
生:他再也不能一天到晚拉着自己做了一把小提琴”;他再也不能听到乡村旅店里传出的脚踏地板的声音、少女歌唱的声音、小提琴奏出的轻欢乐曲以及大提琴应和着的“低沉的调子”。
生:(泪流满面地)他再也不能……因为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
【 “最后一次”四个字蕴涵丰富的内容,却也是“容易被遗忘的角落”。俗语说“三分文字七分意”。教师应引领学生品读“三分文字”,领略涵蕴其中的“七分意韵”,达到自己与作者、文中人物“心灵契合”。本环节关于“说”的教学设计,基于对文本意韵的把握,借助“说”的载体,走进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走进文本,深层而立体地感悟文本的内蕴,激荡起难以抑制的情感波澜──感同身受的“悲”与“怜”。既深入感悟了文本,也是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同时也完成了精彩语言的积累。尤其值得一提的,当今语文课堂寻常见到的“说”,诸如:你向对文中的谁说点什么之类的“贴情感标签”“露思品衣角”的设计,从不考虑“用语文的方式去解决”。对文本的浅层次理解和缺乏“用语文”的意识,往往会使语文课失去本真。】
2.师:这一声琴弦的响声,在扬科听来是多可怕啊!因为这引起人们惊醒。所以,院子里一阵闹哄哄的,请大家把表示声响的词找出来。
(学生找词,教师板书) “谁在那儿” 粗鲁的问声 划火柴的声音 骂声 鞭打声 小孩哭声 吵嚷声 狗叫声 师:大家想象一下当时伙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小扬科遭遇了怎样令人恐怖的情景。请结合课文和你的想象,写一段话。
【古人云:言生于象,故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寻象以观意。笔者理解,语文教学应遵循“言”、“象”、“意”的相融相统,正契合新课程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部分关于“写”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空白处的资源,让学生调动直接或间接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还原为鲜活的画面。学生在弥补文本的“写”中,更深刻地领悟了文本。对小扬科遭遇暴打情景的细致刻画、描写,实际是学生想象、表达、体悟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所谓“言”、“象”、“意”的统一,从形式到目标都彰显出闪烁语文的特质。】浙江师范大学李海林教授在《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的报告中不无忧虑指出:“课堂教学中语言因素被悬置、被空洞化、被湮没在人文话题结构中,在不知不觉中将语文的内涵掏空,消弭了语文课程的独立价值。”因此,作为一线的教者,应正确解读新课标理念,用语文的视角去审视文本,注重文本的语言元素,用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课程的特质“把语文还给语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园林绿化工程综合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doc.doc
- 山东科技大学 测绘学院“情系家乡 共谋发展”社会实践活动.doc.doc
- 山东省主要期货相关行业概述.doc.doc
- 夏宝龙经济大会讲话.doc.doc
- 太阳能应用方向65例.doc.doc
- 塑料名称及作用.doc.doc
- 在推进“三个普遍”暨行业(区域性)建制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doc.doc
- 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登.doc.doc
- 在2011年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现场会的讲话.doc.doc
- 厦门市各类工程文件归档范围目录表1.doc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