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反映出这堂课.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方面反映出这堂课

阜阳市“评好课”专题 走向促进发展的课堂观察 阜南教师进修学校 程 坤 2010年7月20日 案例1 《观潮》评课稿 《观潮》一课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听了深圳学府小学桂英老师上的这篇课文,受益匪浅。桂老师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 一、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首先桂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人们在大堤上等潮来的情景,提出“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 二、读中感悟,感受大潮的气势 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出精彩来,并跟同桌说说自己喜欢读的理由。这就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如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教师要求学生反复读,并分组读,一层一层,仿佛大潮就在身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也读的很好,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 三、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学生通过感受到了大潮的气势,老师就问潮水真的像作者描写得那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放录像,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气势的雄伟和壮观。最后在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给录象配解说词,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案例2 《论美》评课稿(参初语P14) 案例3 《背起行囊走四方》课堂实录评课 案例4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评课 学校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局限与问题: 重形式轻内涵 重数量轻质量 重“流程”轻“跟进” 重锦上添花轻雪中送炭 课堂上低效率听课评课的具体“症状”: 症状1:散漫 症状2:粗放 症状3:离散 症状4:表层 症状5:作秀 症状6:范式化 症状7:“一刀切” 症状8:少对话 (初语P3-7)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四点要求”: 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有适当的观察内容 有科学的观察方法 有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 “四种形式”: 课堂活动全息观察 关键问题聚焦观察 依据价值标准评判观察 现场情境描述性观察 (典型个体追踪观察、视频教研精细观察、教学细节自主观察等) 附: 三听: 一听——听教师向学生发出的信息 二听——听师生交流的信息 三听——听学生发出的信息 四看: 一看——看教师的教态真切否? 二看——看教学目标落实否? 三看——看师生的互动多向否? 四看——看学生的情绪主动否? 一关注: 关注——课堂教学中智慧生成的过程与效果。 附: 回顾20-25分钟内与35分钟时的教学情境 哪吒让龙王吃惊容易吗?学生发言踊跃。 最精彩的地方在哪?画一画。 35分钟时:三太子出现,“该当何罪?”老师发问:“哪吒为什么没有接话?”发言人数寥寥无几。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为什么出现两种学习状况? 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本身的影响。孩子们喜欢哪吒的形象,提问容易,问题适应孩子本身的特点。 35分钟时的提问较难。“联系上下文理解”较难。 教师教学艺术与教学设计的影响。 学习者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影响。女孩子注意持续的时间比男孩要长。 教师提问有效性观察量表 2学生答题情况课堂观察表 3教师课堂评价观察量表 4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汇总表 5.教师追问频数统计与分析 6.某一堂课的教学行为观察 7.某一堂课的学生发言统计 课堂观察记录 问题无定规 观察无定法 报告无定式 结束语 课堂观察是 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 一种日常专业生活 一种专业学习活动 一种合作研究活动 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    走进教育教学的真实世界 谢谢! ck3608@ * * * * * * * * * * * * * * * * * (二)案例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堂观察 某初中班一位年轻教师执教 观察主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基本过程 18位老师2人一组 5分钟为一时段,记录提问内容、形式,学生回答,老师理答 三段进行: 观课培训 / 现场采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