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课程 学分/学时:学分/ 开课学期:第学期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负责人: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合理地选择电动机,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地选择零件材料、热处理,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4:
研究 教学目标 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拟定机械系统方案,进行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 教学目标 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修、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机械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 9-1 能够承担团队中个人角色与责任,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教学目标 掌握设计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规范书写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学时)(支撑目标1)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任务
设计过程
目标及要求:
巩固、加深机械设计及相关先修课程(如制图、公差、材料与热处理等)的理论知识(;
训练机械设计的能力,了解并掌握常用零件的设计方法(
培养计算、及运用技术资料(手册、图册等)的基本技能(作业内容:
每个同学必须独立完成:
1)减速器装配图 1张 (1号图纸)
2)零 件 图 张 (2号图)
3)设计计算说明书 1份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学时)(支撑目标1)
拟定传动方案
选择电动机传动比分配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目标及要求:
传动方案已在设计任务书中给定;
选择电机类型容量确定电机的满载转速nm(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合理分配传动比(;算出各轴的转速、输入及输出功率,输入及输出转矩等数据并整理成表格(?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学时)(支撑目标)
减速器外传动零件的设计
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的设计
目标及要求:
带传动(;
传动(;
确定联轴器的类型尺寸及型号(;
确定减速器中第一级齿轮传动的的(?确定减速器中第级齿轮传动的的(?掌握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的设计方法
装配图设计(学时)(支撑目标)
设计准备
设计过程
目标及要求:
估算各轴(;
画出传动零件的中心线及轮廓线定出轴承及轴承座端面的位置。画草图,初定减速器的大概外形尺寸:长×宽×高(在图纸上,根据上述外形尺寸,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合理布置好三个视图(进行轴的结构设计确定各轴段的及长度(确定轴的支点距离和力的作用点(轴、键、轴承的强度校核仅校核中间轴及其键和轴承(?;
进行传动零件的结构设计确定齿轮蜗杆蜗轮的结构尺寸(确定轴承端盖的结构及尺寸确定轴承的润滑与密封方式(进行减速器的机体设计轴承旁凸台高度高速级箱盖圆弧半径机座的高度(减速器附件设计窥视孔通气器放油塞起盖螺钉定位销吊环吊耳(。
完成装配图(学时)(支撑目标)
标注尺寸
标注技术特性
标注技术要求零件编号零件明细表及标题栏
目标及要求:
按齿轮的工作平稳性及精度等级标注传动中心距及其偏差(;
齿轮、轴承等主要零件的配合处都应标出尺寸、配合性质及精度等级(标注安装尺寸:机体底面尺寸: 长、宽地脚螺栓孔的孔径及其中心的定位尺寸减速器的中心高主、从动轴外伸部分的长度及直径(?标注外形尺寸:减速器的总长、总宽、总高等零件编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整齐排列零件图设计(学时)(支撑目标)
低速轴大齿轮中间轴
目标及要求:
;
(;
标注必要的技术要求。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学时)(支撑目标)
内容
要求
格式
目标及要求:
(;
必须用钢笔工整的书写在规定格式的设计计算说明书上,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精炼、插图简明、书写整洁(;
本次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字数不少于6-8千字,要装订成册;
格式书写规范。
准备答辩(学时)(支撑目标)
做好总结
目标及要求:
认真回顾有关设计过程及设计内容,进一步把还不懂的、不甚懂的或尚未考虑到的问题弄懂、弄透,以便取得更大的收获。充分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课程设计答辩采用学生单独答辩的形式进行。
三、教学方法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部分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部分
装配图零件图设计部分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平时考勤,报告图纸说明书答辩
成绩评定方式: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 龚溎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龚溎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