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规范化大事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汉语规范化大事记

第一章 绪论2: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教学要点与目标: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涵 二、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大事件 三、汉语规范化与推广普通话的关系 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五、本课程性质、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一、 现代汉语规范化大事记 1955年召开“两会”(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及三项标准,确定语言文字三大任务: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 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1985年11月,五届人大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998年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它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汉语的传统,重视语言教育 重视语言教育,重视语言规范化,故事很多,略举一二: 南北朝时,有儒学大师讲学之风。凡是用方言土语讲学的,来学的人会日益减少。而用“普通话”讲学的,来学者就多。 还是南北朝,南齐王朝有位皇帝想启用一个亲信的官员任朝廷要职,但嫌他讲话“土”,特别派了两个宫女到他家常住教“官话” 还是南北朝时期,有位大语言学家、音韵学专家颜之推,他的家教中有一条,不允许子弟把一个字、词的语音读错。 就是这位大师颜之推,“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他于隋开皇初年,和几位在朝廷任职的大学者开了几次学术性“审音座谈会”,订定了一些“审音”原则。陆法言根据“座谈会”讨论要点编写成辉煌巨著《切韵》。 历代政权的语言文字政策 秦始皇统一中国,针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实行“书同文”政策 汉代已注意到方言分歧严重的情况 ,扬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许慎在考证出土文物资料基础上,归纳整理出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魏晋之际,佛教传入中国。梵语与汉语的接触与大量佛教音译词的借用,促进了汉语语音学的研究,晋代开始出现了“反切”注音法。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陆法言完成了第一部研究记录字音标准的《切韵》。 三国时,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刻“三体石经”。《三体石经》用古文、秦篆、汉隶三种字体,对照书写《尚书》《春秋》《左传》等经典文献,是“国定”的文字规范。 清代,方音最重的福建、广东两省,分别设立推广官话的政府机构——“正音书院”。“正音书院”通过设科取士,规定考生中“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缘起:鸦片战争期间,国难当头,“都是汉字惹的祸”. 梁启超在《沈氏音书序》中指出:“国恶乎强?民智斯图强,民恶乎智?尽天下之人而读书,而识字,斯民智矣。” 卢赣章说:“以切音以识汉字,……全国皆能读书明理,国家何致贫穷?人民何致鱼肉?” 王照说:“列位啊,咱们个人都要点儿强吧,瞧瞧咱们中国都成什么样儿啦?”“中国政府非注意下层教育不可,欲去下层教育的障碍,非制一种沟通语言的文字使言文合一不可。” “汉字不革命,则教育决不能普及,国家断不能富强”。 语文三大运动: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清末卢赣章早在1892 年创制《一目了然初阶》 国语注音字母到1913年确定,但是正式公布却在1918年。又晚了五年。 1920年“京国之争”。1932年老国音到新国音 切音字运动引发国语运动,并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双潮合一。 汉语规范化50年 侯精一 语文研究 2006(3) 1955年10月25-31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如今50多年了,分三个时期: 文革前10年,1955-1965:黄金时代 文革中10年,1966-1976:停滞沉寂 文革后30年,1977年至今:高潮迭起 建国后现代汉语规范化 (一)文革前10年(1955-1965):黄金时代 1提出汉语规范化的目标、标准、任务(1955) 2关于推广普通话的决策(1956) 3完成汉语拼音方案(1957) 4编辑出版以词汇规范为目的的《现代汉语词典》(1960) 5完成全国汉语方言普查(1958) (二)文革后30年有关规范化的重大决定与基本措施 1、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 2、出版《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1996) 3、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1997) 4、开展重点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2001) 5、完成《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2004) 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