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分析与启示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分析与启示
摘 要:2010年4月20日22:00(美国中部时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平台共有工作人员126人,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重伤。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010年4月24日起漏油不止。水下封堵经5个月才成功,漏油扩散区域覆盖了墨西哥弯长达 1500 公里的海岸线。可以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是世界石油工业史上损失最惨重、影响最恶劣的事故。通过分析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前因后果,可以为海上石油生产安全和大型项目管理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墨西哥湾 事故调查 深海石油钻采 安全管理
一 、引言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已经过去2年多了,但是其造成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且还将继续下去。2012年3月,美国一个联邦法院表示,英国石油公司(BP)与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原告组成的委员会达成庭外和解协议。该公司将向受事件影响的渔民和其它索赔人赔偿78亿美元,一时间,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蓬莱19-3同样在2011年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并一度被人们当成了墨西哥湾的翻版,当中国海洋石油公司2012年7月宣布,将在南海区块招标,进行油气开采的时候,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再次引起了人们时刻关注,人们不但关心争议海域的政治敏感问题,更加注意到海上油气开采所带来的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重新回顾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总结经验教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事件回顾
2010年4月20日22:00(美国中部时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平台共有工作人员126人,事故造成11人员死亡,17人重伤。据悉,这一 平台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BP)租赁。钻井平台底部油井自2010年4月24日起漏油不止。事发半个月后,各种补救措施仍未有明显突破,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5000桶,并且海上浮油面积在2010年4月30日统计的9900平方公里基础上进一步扩张。 此次漏油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美国及北极近海油田开发带来巨大变数。受漏油事件影响,美??路易斯安那州、亚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的部分地区以及密西西比州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图一 事故井位置概况
图一为事故井位置概图,如图所示事故井位于美国新奥尔良东南130英里处,隶属于路易斯安那州海洋 Maconda 探区。
水下封堵经3个月方成功,应急动用人员47800人,几十个联邦、州、地方政府,8家勘探与生产运营商,5个指挥岗位,19 个分支办事处,6000 余艘船只,800 余架次飞机,使用了几十项创新技术,仅在中国就订购了 1,400万英尺油围。BP公司先后采取了7种方式来关闭油井,最后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7月15日,成功控制住了泄漏的油井。
三 、事故原因
BP公司于2010年9月8日公布了一份事故调查报告,将事故原因归结于“8大屏障“的被破坏,分别是:油井的完整(密封)性未确定或失效(①环空水泥屏障未隔离油气②套管鞋屏障未隔离油气);未检测到油气进入井筒,且丧失井控(③在未确定油井的密闭性的前提下,通过了负压测试④在油气进入隔水导管后才意识到油气侵入⑤惊恐相应措施未能重新获得井控);深水地平线上的油气燃烧(⑥井液进入泥浆气体分离器,导致气体排向钻机⑦火气探测系统未防止油气燃烧);防喷器未封井(⑧防喷器(BOP)应急模式未能封井)。报告在承认BP自身失误的同时,将大部分责任归咎于平台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和负责油井施工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报告说,哈利伯顿公司负责的油井水泥灌注工程有缺陷,导致油井气体外泄。而在气体开始外泄的40分钟里,越洋钻探公司在钻井平台上的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危险状况,也没有针对碳氢化合物进入油井一事采取行动”。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工程设计问题导致气体经通风系统进入钻井平台,而没有被引导到海面,这使一场平台相关设施无法阻止的火灾“成为可能”。
而2010年9月15日美国联邦调查人员公布的报告以及美国负责调查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总统委员会2011年1月11日公布的最终调查报告都将矛头指向了BP公司,并清楚地指出,管理不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缺乏有效反应是造成这起灾难的最主要原因。
1.从技术角度分析,事故由以下原因造成
1.1在固井侯凝后,替海水过程中,套管外液柱压力降低,是发生井喷的一个直接原因。该井完井泥浆密度约16ppg(1.9g/cm3 ),海水密度为1.03 g/cm3。海水深5067英尺(1544.8米)。在替水过程中,隔水管内1544米的泥浆液柱替换为海水液柱,使套管环空上部液柱压力降低,导致发生溢流,直至井喷;
1.2未及时发现溢流,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