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自我小测: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自我小测: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自我小测: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自我小测 1秦国能够攻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原因是(  ) A.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B.秦国是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C.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秦王嬴政励精图治 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 A.皇帝独揽大权 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3秦王朝中央执政机构中,负责监察的官员是(  ) 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郡守 4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秦朝丞相的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5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缺,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主要是(  )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 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6下列有关秦朝三公九卿制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丞相位高权重,独揽朝政 B.三公互不相属,相互牵制 C.九卿分管国家各种事务 D.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7秦朝“废分封,设郡县”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废除分封制 B.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C.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8图是某文化馆保存的一块秦砖,砖上的文字是“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这一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秦代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汉代社会稳定,人民富足 C.秦代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D.秦代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9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与图所示器物(秦铜权)有关的是(  ) 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D.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10“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11阅读下列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完成: (1)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他为“求其宁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材料二 丞相臣(李)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完成: (1)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观点?其论据是什么? (2)材料二是如何反驳材料一的观点的? 解析:秦国能够成为“统一中国”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起决定作用的是秦自身的因素,由此可以排除A项。战争的胜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C、D两项都是从一个方面提供条件,因而也不能成为“主要原因”。 答案:B 解析:“上”指皇帝,“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就是说事无大小均由皇帝决断。 答案:A 答案:C 解析:在秦汉时期,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丞相是皇帝任命的最高行政长官。 答案:A 解析:“掌管财政”“管理军事”都不是御史大夫的职责,由此可见,A、C两项不正确。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是丞相,据此可以排除B项。中央政权设置的三个最高职位,只有两人任职,地位相对较低者的牵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答案:D 解析:秦朝中央集权制下,丞相为百官之首,但只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答案:A 解析:任何王朝统治者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其统治。 答案:C 解析:题干明确了文物的时间:秦代,由此可以排除B项。材料中的“海内皆臣”反映出国家已经实现了统一,并且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至于交通、法律方面,材料无从体现。 答案:C 解析:秦铜权是一种衡器,是秦朝全国统一使用的重量标准。 答案:C 解析:“齐人”“鲁人”“楚人”等称呼的出现,是实行宗法分封制的结果。以行政区划为籍贯,是因为居民受地方行政机构的管辖。 答案: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