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海阁”主人庋藏鼻烟壶
“云海阁”主人庋藏鼻烟壶
香港张宗宪先生,原籍苏州,出生上海,是一位在海内外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享有盛誉和威望的鉴藏巨擘。六十年来藏运亨通,张宗宪先生遍游世界各地搜集法帖书画、赏玩杂件和瓷器精品,几以机舱为家,游走于伦敦、巴黎、纽约、香港等各大拍卖行之间,遂把自己居住的姑苏“张园”颜日“云海阁”,“云海阁”所藏,既富且精。近年来张先生在藏界和拍卖界可谓老当益壮,2012年吉春对于张宗宪先生来说更是三喜临门:其一,入住位于苏州金鸡湖畔九龙仓国宾一号,张先生把这栋新宅称为“张公馆”,以便于区别原有清代古建筑改装的姑苏“张园”。至于“张公馆”与“张园”有何分别,可以说“张公馆”更具欧式风格,有着欧洲贵族宫廷氛围;其二,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于4月3日开槌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季拍卖会,当是今年重磅之举;其三,继2008年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举办“绚丽·华贵·至尊——香港张宗宪先生珍藏御制宫廷掐丝珐琅器特展”、2009年“会心之赏游闲之珍——香港张宗宪先生‘荷香书屋’收藏雅玩特展”之后。2012年春天又推出其庋藏鼻烟壶精品大展,于3月24日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开幕,让欣赏与喜爱鼻烟壶的观众,得以窥见其背后蕴含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下的意涵。
鼻烟壶始于明朝,盛于清代,乃是盛放鼻烟的专用器具,虽说是舶来品,却在中华古国开放多彩的怀抱中尽情绽放。中国最早有关鼻烟的文献资料始见于《熙朝定案》中记载的康熙二十三年皇帝在南巡途中接受传教士进贡的情况,传教士将所携四种方物献上,康熙皇帝传旨:“朕已收下,但此等方物,你们而今亦罕有,朕赏赐你们,惟存留西腊,即是准收。”西腊即鼻烟的译音。鼻烟传入中国之后,盛装之器有两种,一为旧式药瓶,一为与鼻烟一起传入中国的鼻烟盒。在当时鼻烟文化盛行的欧洲,人们习惯把鼻烟放在各种形状的扁形盒子里,称之为鼻烟盒,但西洋烟盒终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兼之吸闻时需完全打开盒盖,使鼻烟容易倾覆、受潮、走气。于是皇帝责成宫中的能工巧匠打造用于盛放鼻烟的专属器皿——鼻烟壶,所以说鼻烟壶是中国独有的。
《古玩指南全编》载:“盖清时友朋会晤之际,第一事即互惠鼻烟以示恭敬之意,宛如今日招待友朋首须敬烟卷相似……次之则互相鉴赏烟壶。”甚至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夸耀自己的财富,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日更换一种质料者;或同一种质料每日更换一种形式,或按每月之日序,而照数更换鸟虫之数目者。如:初一日用一只鹊之烟壶,初二日则用二只鹊之烟壶,初十则用十只者,三十日则用三十只者。每日照日数使用之。更有随四季花草、四季景物以更换者;或依天气之阴、晴、风、雨、寒、暖、冷、热以更换者。总之,当日使用烟壶,以精而多为胜。”
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搜集、研索和鉴赏前人遗留下来的珍玩和一些精巧之作,是一种闲情雅趣,玩物养志,其乐无穷。鼻烟壶由于其自身之优越之处,从它被国人所接受开始,便成为了鉴藏者的垂青之物。特别是在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且成为财富和社会地位之象征时,鉴藏者更是趋之若鹜。由于皇帝的推崇,地方官员也把向皇帝进贡鼻烟壶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上行下效,蔚然成风。清朝皇室对鼻烟壶可谓情有独钟,更使其得到了莫大的发展,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鼻烟壶体积微小,不盈一握之物,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把玩欣赏。鼻烟壶之至妙者,往往能够集琢制、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之大成,其品类繁杂,质料精美,形成多样,色彩美观,令人爱不释手。基于此,皇室对鼻烟壶的喜爱之风一传到民间,便带动起一场收藏把玩的热潮。
《香祖笔记》载:“近京师又有制为鼻烟壶,云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颜色亦具红、紫、黄、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以象齿为匙,就鼻嗅之,还纳于瓶,皆内府制造。民间亦或仿而为之,终不及。”上有帝王好之,臣下必甚矣。据史料载,清康熙年间已有鼻烟壶的制作,至乾隆年间成为鼻烟壶制作的繁荣时期,嘉庆、道光年间又创制出更具艺术特色的内画鼻烟壶。
可以说鼻烟壶的取材突破了以往的限制。金、银、铜、瓷、玻璃、玉、松石、玛瑙、碧玺、水晶、翡翠、青金石、孔雀石、煤精石、珊瑚、象牙、虬角、琥珀、蜜蜡、竹、木、漆、葫芦、紫砂、蚌壳等等凡可用者,无所不用。
造型千姿百态,各种仿生造型大量涌现,荔枝、葫芦、佛手、葡萄、石榴、甜瓜、茄子、人、鹤、鹰、象、鱼、熊、龟、刀、剑、火锅等等凡可作者,无所不作。
纹饰题材广泛,花鸟虫鱼、山水草木、亭台楼阁、珍禽瑞兽、人物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歌赋、各种吉祥图案,如松鹤同春、马上封侯、状元及第、二甲传胪、喜上眉梢、瓜瓞绵绵等等凡可饰者,无所不饰。
阴刻、阳刻、浮雕、镂空等制作工艺的发展推动了鼻烟壶的兴盛,而鼻烟壶的兴盛又刺激了工艺的不断创新。工匠们在单色玻璃基础上开发了套色玻璃、搅色玻璃。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