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爷闻一多有诗样人生和性格”.docVIP

“太爷爷闻一多有诗样人生和性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爷爷闻一多有诗样人生和性格”

“太爷爷闻一多有诗样人生和性格”   闻亭:   1980年生,是闻一多的次子闻立雕(又名韦英)的孙女。在北京景山学校上小学、初中、高中,在北京语言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教师,教授留学生汉语。曾囊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高校)一等奖、最佳演示奖、最佳教案奖、最受学生欢迎奖。      诗样人生:创办学生团体、办杂志、拍戏,还在十几个学校任过教   闻亭是个典型的北京女孩儿,说话特利索,笑起来也特爽朗。   闻亭的名字是太奶奶取的,清华大学里有个纪念闻一多的亭子就叫闻亭。   12点半下课,2点多开完会,还没来得及吃饭,闻亭便开始接受我们的采访,地点就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园,这是她最有归属感、幸福感的地方。闻亭还特意在笔记本上提前总结了一下她所了解的太爷爷——“他有着诗一般的人生,诗一般的性格。我先从人生开始说吧!” “大家了解得最多的可能是《最后一次演讲》,前脚跨出门去,后脚便再未跨回来。他的牺牲其实和他诗人般的人生息息相关。家人、友人都曾提醒过他后果,可他仍义无反顾。我相信如果再让太爷爷选择一次,即便是知道一大家子人都会失去他,他还会那么做。”   对于太爷爷闻一多的人生,80后的闻亭有更为有趣的视角和时髦的表述语言:“你看!他组建过若干个学生团体,创办过很多杂志,可能这个月办了这个杂志,下个月就办了另外一个;他为失学儿童办过学校;在清华时他就拍过戏,在美国留学时还和余上沅、赵太侔等拍过英文古装戏《杨贵妃》,他做舞台设计,将中国戏剧介绍到了美国。结果一时拍戏兴起,美国学校没毕业就回国建北京艺术剧院来了,后来这事儿黄了,他才开始教绘画、教文学;太爷爷曾在十几个学校任过教,真是了不得!他涉足文学、艺术、政治等诸多门类。后来又成了民主斗士,别人都觉得他怎么一下子就变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他就是这样,很感性,很极端,人生非常富有戏剧性。 ”   诗样性格:因为梁实秋寄来的科罗拉多大学的风景照就拎着箱子转学而去   很少有人知道闻一多大学学的是美术。早在清华,他就给学校的杂志画过插画,而且还进行过书籍装帧的实践并发表相关评论。当初去美国留学,他先去了芝加哥艺术学院,随后又去了著名的纽约艺术学院。可当他收到梁实秋从科罗拉多大学寄来的几张风景照就立刻拎着箱子转学,去找好朋友了,“把梁实秋都吓了一大跳”。“他就是这样,随着诗的感觉在行走。”闻亭说得津津有味。   闻亭带来了《闻一多画传》,里面有很多他为好友徐志摩、梁实秋著作设计的封面,给潘光旦的书画的插画《对镜》至今看来仍很前卫。闻亭说:“他是个追求极致的人,也喜欢用强烈对比的色彩。就连书房,都刷了黑漆,题了金字。”   在穿衣打扮上,闻一多也很有感觉。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时而西服革履、戴着礼帽,时而穿着满身油彩的画衣,蓬头垢面;回国后,他换上了长衫,抗战期间,他蓄了八年须,颇有艺术家的风度。   闻一多有个雅号“何妨一下楼”先生,就连结婚的时候,都在书房看书忘了下楼。在闻亭看来,倒不是说太爷爷多刻苦,而是他一旦进入了某一种境界,他就要在里面尽情地感受、徜徉。   诗人的性格,体现在闻一多对事业的追求中,也同样蕴藏于他的家庭生活中,由于是包办婚姻,闻一多开始强烈反对,但爱上了便再也不愿离开。妻子种菜,他去除草;妻子织毛衣,他在一边欣赏,这种情意浓浓的幸福也遗传给了他的后代。   对于子女,闻一多格外疼爱。闻亭从爷爷那儿得知,爷爷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太爷爷从来没打过他和其他孩子。“有一次太爷爷刚要下手,我爷爷批评他:讲民主的人怎么能打人呢!后来太爷爷还承认了错误,做了自我批评。”   在清华任教期间,生活富裕些的闻一多给两个儿子一人买了辆自行车,兄弟俩在清华校园驰骋,非常气派。“爷爷喜欢跳远,太爷爷就在清华住地给他挖了个沙坑。”八年抗战生活拮据期间,闻一多拿出了刻图章的本事来贴补家用,不过“送了不少给朋友,挣钱反而成了次要的”。   有一段时间,因为住的地方较远,每次去上课,闻一多都要第二天才能回家。“那时,我太奶奶在家做饭,我爷爷他们去路上迎他,太爷爷一想就能见到爱妻和孩子,便大步前进,一次爷爷们出来晚了,太爷爷一路上都很失落。”            诗意传承:我喜欢高校里文人的书卷气,也会尝试将文学、艺术融入课堂   “我有时会不自觉地哼起《七子之歌》。”闻亭边说边笑,“我也常去清华大学的闻亭,对着太爷爷的雕塑和他分享、倾诉”。一次,闻亭还碰到了许多来此缅怀闻一多先生的清华老人。   上大学的时候,闻亭很喜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研究生会主席。“我后来才意识到,这就是遗传!太爷爷原来创办过若干学生团体,还代表清华去参加全国学联大会。”闻亭也进过外企,感受 “白领生活”,但因为在那是“找不到国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