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硕士”创富经红薯变“金薯”中步步为“赢”.docVIP

“红薯硕士”创富经红薯变“金薯”中步步为“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薯硕士”创富经红薯变“金薯”中步步为“赢”

“红薯硕士”创富经红薯变“金薯”中步步为“赢”   假如你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你会回家种红薯吗?假如你拥有一份年薪20万元的工作,你会辞职卖红薯吗?答案是:肯定不会。然而,还真有这么一位“怪人”:他不仅拥有广西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还拥有一份年薪20万元的工作,但是,他却心甘情愿地回到老家种起了红薯。接下来,他的命运会有哪些转折呢?他就是现任长沙沃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彭焕新。   彭焕新的成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创业的初期使用“放大镜”,从细微处发现商机;创业遇到瓶颈时使用“望远镜”,看到远期的市场;创业辉煌时使用“显微镜”,明察秋毫,紧紧把握商机。这样,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使用“放大镜”寻商机,放弃年薪20万元回家种红薯      今年36岁的彭焕新,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被保送到省城的一所大学读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长沙县一所中学教书。由于家庭负担太重,教师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就无法改变家庭的窘况,于是彭焕新决定外出打工。   他辞职去了海南,先是做家教,后来在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行政部做秘书的工作。3个月后,他不仅顺利通过了试用期,还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1999年年初,他从普通职员晋升为办公室主任。2001年,他又被调入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电子商务。   做电子商务的那段时间对彭焕新来说是个转折点。他不仅荣升为副总经理,还于2002年报名参加了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考试,并一举考上了广西大学商学院的MBA。这个结果,让同事们大吃一惊。因为,平时他和大家一样上班,甚至还要为公司的事情加班。对此,彭焕新幽默地说:“挤时间‘苦啃’,不然MBA说啥也砸不到咱。”   就这样,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攻读硕士学位。3年后,他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4年,他又升职为监事会监事和董事会秘书,年薪高达20万元。然而,年薪20万元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的脑海中一直有个梦想――自己创业,为家乡的老百姓造福。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的一天,彭焕新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浙江大学??农业专家从2000多个红薯品种中精选出一种“迷你”红薯进行大面积种植。这类“迷你” 红薯不仅有红、黄、白、紫、黑等多种颜色,还因为个小,口味香甜,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非常受欢迎,其市场价格比普通红薯高出10多倍。他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投资机会。和爱人商量后,他决定辞职回家种红薯。当他向董事长递交辞呈时,董事长大为不解。的确,一个农家孩子能跳出农门,拥有一份年薪20万元的体面工作,已经非常幸运了,可他却要主动放弃,复归农门种红薯,这的确让人不解。但这正是彭焕新使用“放大镜”,搜寻、定位商机后,果断作出的决定。      使用“望远镜”看市场,风雨过后天不生路我开路      2007年1月,彭焕新回到老家长沙县,开始了他的“红薯之旅”。他首先找到了金井镇沙田村支部书记易海龙,希望村支书能出面发动全村村民都来种红薯。起初,易支书听说彭焕新放弃20万元年薪是为了回来种红薯,几乎不敢相信。然而,当彭焕新向他介绍完这种“迷你”红薯的与众不同和发展前景后,他决定支持彭焕新回乡创业。   发动大会一开始,村民们就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说,没听说过谁种红薯发财的。在农村,红薯主要用来喂猪,谁还吃那玩意儿。虽然彭焕新反复解释,但老百姓还是认为“迷你”红薯换不来金子。最后,不欢而散。   在村支书的建议下,彭焕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从自己下手。2007年3月,彭焕新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了“长沙沃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正式开始规范化运作。   在易支书的帮助下,彭焕新在沙田村租下50亩土地,取名“沃园精品香薯种植基地”。然后,他又赶到浙江大学,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从浙江购进了6吨种薯。看着彭焕新把一车车的种薯往田里拉,有人看笑话,有人为他捏把汗。彭焕新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要干出个样来,变红薯为“金薯”。看到所有的红薯都被安置进种植基地的大棚后,彭焕新心里乐开了花。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2008年年初,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冰冻灾害突然席卷湖南。在漫长的等待中,彭焕新和他的种薯终于熬过了长达一个月的冰冻暴雪天气。2008年一开春,彭焕新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些“迷你”红薯种进地里育苗。可是,一个半月过去了,彭焕新发现发芽率竟然还不到10%。他赶紧打电话邀请专家来基地查看。经过对不发芽的种薯进行检测,专家当场得出结论:不发芽的都是被冻死的,概率在85%到90%。专家还说,像这种种薯,一般是放在地窖里先储藏起来,为的就是避开自然环境的伤害。当时,彭焕新觉得把种薯放进大棚也能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