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之“空蝉”形象汉学底蕴.docVIP

《源氏物语》之“空蝉”形象汉学底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源氏物语》之“空蝉”形象汉学底蕴

《源氏物语》之“空蝉”形象汉学底蕴   [摘要]《源氏物语》中“空蝉”形象的塑造,空蝉与光源氏偷情、爱恋的心理描写,都隐喻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意趣。本文引用《源氏物语》文本相关段落的描写,分析其与《诗经》《唐诗》《庄子》《史记》等作品的底蕴,使读者领悟华夏文化和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深刻性,是《源氏物语》创作的鲜明文化特色。   [关键词]《源氏物语》 空蝉 光源氏 汉学底蕴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88-02      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紫式部创作出了《源氏物语》这部世界文学名著。华夏文化和日本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深刻性是这部作品的鲜明特色。本文仅就小说中“空蝉”形象的塑造,以及空蝉与光源氏恋爱的故事描写,谈一谈其中蕴涵的汉学底蕴。   光源氏是《源氏物语》精心打造的第一“好色男”,空蝉是源氏心目中“可爱与可恨,都有不能忘怀之处”的情人。“帚木”卷写道:空蝉“作姑娘时是矜持自重的”,“这个人的性情,柔中含有刚强,好似一支细竹,看似欲折,却终于不断”。我们知道,“蝉”与“蛾”同类,属于鳞翅目昆虫,它以规则性的脱壳变化来摆脱死亡,获得新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蝉”与“蛾”都被喻为美女。“蝉”同“婵”,《楚辞》屈原作品中有“女?之婵媛兮”“女婵媛兮为余太息”句,“婵媛”为女人关切、娇喘之美好的样子。“蛾”指代为“蛾眉”,即美女。屈原的《离骚》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名句。后来“蝉”的美化和女性化为“婵娟”,“蛾”的美化和女性化是“嫦娥”,二者都和月亮有了缘分。唐朝诗人李商隐《霜月》一诗,很得其中意境:“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诗中“蝉”“素娥”即嫦娥、“月”“婵娟”都发生了联系。蝉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化成了“青女”即霜神、“嫦娥”即月神这样的美“婵娟”,又与圆缺变化、起死回生的“月”联系在一起,具有了永恒生命和阴柔之美的象征。熟读唐诗的紫式部,以“蝉”来称谓光源氏关爱一生的情人,就深刻领悟了李???的意蕴。   《源氏物语》精彩地描述了光源氏与空蝉“偷情”的情节。一个夏天的晚上,光源氏在纪伊守家纳凉,闯入空蝉的居室。一个“容姿秀丽、光彩焕发的美男子”,以“魔鬼听了也会软化”的情话来挑逗自己与之做爱,使空蝉“神魂恍惚,心慌意乱”,“觉得这不是事实,竟是做梦。”从“梦”中醒来,“空蝉越发痛苦了,她说:‘你当我是个卑贱的人,所以这样作践 ,叫我怎不恨你?我乃有妇之夫,和你结了这无凭春梦似的刹那因缘,直叫我寸心迷乱,不知所云。现在事已如此,但愿切勿将此事泄露于人!’”空蝉是位“风韵娴雅,无疵可指”的已婚夫人。“有夫之妇”身份的自省,使她对“无理强求的暧昧行为”很是惶恐,恨源氏“作贱”自己。但情欲的本性驱动,又使她面对深谙风月之道的美男子不能自制,与之结下了“春梦似的刹那因缘”。怨爱交织的心理,特别是“有夫之妇”身份的限定,使空蝉从这以后多次拒绝与源氏交往。但源于生命自然本性的情欲是难以压抑的,所以空蝉很感谢源氏的多情,“她也常常想起:那天晚上邂逅相逢之人的神情风采,的确英爽俊秀,非同凡俗”。“对那一晚怪梦似的回忆,始终没有离开心头,使她不能安寝。她白天神思恍惚,夜间悲伤愁叹不能合眼。”空蝉内心情欲涌动,向往着与光源氏之间能发生心心相印的风流韵事,但受到“有夫之妇”道德的禁锢,只能做个“不识风趣的愚妇”,慨叹自己“已经是毫不足道的薄命人了。”空蝉心仪源氏,情火中烧,而行动懦弱,这正是李商隐《蝉》这首五言诗的写照:“本以高难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以清高自处,抱着高高的大树哀鸣,怨悔之声是徒劳的。它通夜哀鸣到天晓已声疏力竭,大树却无动于衷,自管自己碧绿繁茂。还是放下身价,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吧。   光源氏对空蝉的恋情不消,误闯她的棋友轩端荻的居室,使在室中就寝的空蝉感到“事出意外,甚为吃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终于迅速起身,披上一件生绢衣服,悄悄地溜出房间去了”。源氏阴差阳错地与生性风流的轩端荻发生了关系,完事儿后顺手捎走了料是空蝉的“一件单衫”。光源氏对于“那件单衫,因为染着可爱的人儿身上的香气,始终藏在身边,时时取出来观赏”。他按捺不住思念,又在一张怀纸上写下赠诗:“蝉衣一袭余香在,睹物怀人亦可怜。”空蝉接到赠诗后,“觉得很难为情,亦深知源氏公子对她的爱绝非一时色情冲动可比,就在那张怀纸上题了一首诗:‘蝉衣凝露重,树密少人知。似我衫长湿,愁思可告谁?’”双方都感受到了“此种不可告人的恋爱,毕竟是痛苦的。”这段关于源氏和空蝉在阴差阳错中偶遇而不得做爱,只是丢下和拾得“蝉衣”,由此相互赠诗的描写。其意喻直接源于《史记#8226;屈原贾生列传》章句:“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