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传统中文化情怀和心理治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元节传统中文化情怀和心理治疗

中元节传统中文化情怀和心理治疗   【摘要】 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纪念性节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正在乡村的消失中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有浓重传统“孝”文化的中元节本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秀文化,中元节中渗透的悲悯的人文情怀和在追念亲人的氛围中释放心理压力的“治疗”功能应该得到重视。这样的传统节日不该被破坏,而应得到尊重和传承。   【关键词】 中元节;文化情怀;心理治疗一、各地中元节的文化情怀   这是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同时也是全球化的时代,网络正在把地球变为一个村落。如果深入分析这种情况我们会意识到一个严肃的问题:文化的全球化正在把文化同一化,或者说强势文化正在阉割或者遮蔽弱势文化。固然文化本没有高低和先进落后之分,但经济实力的强弱正把每个国家的文化借助经济实力进行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国家的文化安全,防止本国文化被他国文化同化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因为,文化的独特性如果遭到破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就会遭受断裂之危。是的,我们坚持文化相对主义立场,尊敬他国文化的同时也尊敬和保护本国文化,这非常重要,它将给予我们宽广的眼光和视域,培育我们宽容的态度和虚怀若谷的情怀。中元节最早源自什么朝代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七月十五节俗早在佛教传入、道教兴起以前便有其滥觞。中国传统的七月十五习俗内容主要表现为祭祀,是为秋尝。七月十五的祭祀又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时间、方位和地点。时间一般放在夜晚。七月立秋之日在十五前后,此时农作物开始收成,迎接秋收的日子。”[1]   每到农历7月15日,许多地方的中国百姓都会去坟头扫墓、烧纸祭奠,然后在家里还要设立仪式,在房屋的显要位置摆放碗筷和最好的饭菜酒水、时令新鲜水果款待另一个世界的先人们。在他们眼中,这一天的亡灵都要请回家吃个团圆饭,感受家的温暖,表达亲人对先人们的怀念。而这天家里的子女们都要回到家中一起祭奠先人。那些已婚的子女尤其要赶回来。山东莱芜一带这一天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和过节一样。到了黄昏家家都要放鞭炮???亡灵回去。在这一天,迎接自家先人的同时,为了防止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的侵扰,有些人家还要在自家门前烧些纸用来送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讲究的人家还要在大门口的门槛处横一根棍子,那棍子叫拦门棍,为得是驱除野鬼来家。这里看出了中国人的朴素和仁义。既给野鬼们钱,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同时又做了防备,防止野鬼对活人生活的影响。在这一天,家家餐桌上摆出的名字你可以看出先人的辈分和在家族中的地位,有些牌位是叔叔辈或者伯父或者和父亲相关的亲人的名字。一问才知,家族中有先人没有子息,为了让他也享受到家族的快乐,也要请他们来家,而且那位先人生前因为没有子息还因此过继了这家中的某一个子女,这样就将香火延续了。毕竟都是一个祖先,毕竟还都流着同一家族的血统。从中元节的祖先祭拜中,我们也看出了,家族血脉的流传在中国农村依然十分重要。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1、7、10月之15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的地方中元节是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与道教相抗衡,佛教确定7月15日是盂兰盆节。佛教提倡慈悲为善。古印度雨季的三个月里,佛教仪规禁止僧尼外出,说是外出容易伤害草木虫蚁,要求僧尼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期称为安居期。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根据中国的季节变化,规定安居期为4月16日至7月15日。后来又依据经书产生了“目连救母”的佛教传说故事。盂兰是古印度梵语的音译,意为倒悬,形容亡人之苦。盆是汉语,指盛放供品的器皿。盂兰盆即指这样的佛教活动,可以解脱先亡人的倒悬之苦。可以说中元节中国佛教借助儒家传统的“孝亲”礼俗,将7月15日演化成了宏扬佛法的“孝亲节”。不仅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受到了官方民间的普遍欢迎,因而对7月15日的民俗活动影响也最大。   五台山佛教界,在7月15日要照例举办盂兰盆会,念经超度亡灵。周围一些信教群众要到寺庙摆供、响炮、祈祷,为祖宗赎罪,祝亡人解脱。在民间,家家要上坟祭奠祖宗。晋南地区习惯用纸做灯,焚烧于坟前,意喻亡人前程光明。祭奠祖宗的食品喜用包子。如果先人亡故满三年者,儿女们要在这一天脱去孝服,改穿常衣,俗称换孝。晋北地区上坟祭奠祖宗,喜用馍馍,面粉制作,圆形,中间点一个红点。摆完供,烧完纸,回家时要从地里挽几棵谷子和麻,用绿色纸条缠绕,立置窗前,供奉面人一尊。节后移置房顶,根朝里,谷穗露在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