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蔗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甘蔗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甘蔗对土壤要求。甘蔗对各种类型的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但不同的土壤及土壤肥力不同,使甘蔗的产量有很大的区别。广西的土壤多为红壤和砖红性黄壤,其特点是酸、粘、瘦、板,主要表现为土壤通气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对甘蔗生长发育极为不利,是造成甘蔗产量低的主要之一。因此,改良土壤是提高广西甘蔗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认为改良土壤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间套种技术。甘蔗行距较大,前期生长较慢,间套种是一项传统的增产增收栽培模式。在甘蔗生长前期间套种绿肥、花生等生育期短、矮杆、株型较为紧凑的作物,最好是豆科作物,豆科作物的根瘤有固氮作用。这样既可增收一季作物,增加蔗农收入,也通过其秸杆压青等,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甘蔗的产量,是一举多得的好措施。主要做法是在甘蔗种植后即在甘蔗行间种植绿肥、玉米、花生、黄豆、四季豆、辣椒、西瓜等,待到甘蔗封行前收获或压青,以免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以致影响甘蔗的产量。   目前较为适宜甘蔗地里间套种的作物及品种有:   2、增施农家肥,采取蔗叶还田等措施提高蔗地的有机质。在甘蔗施用基肥时增施各种农家肥如猪牛羊鸡鸭粪、土杂肥以及沼气池的废渣废液等。同时提倡在甘蔗收获后,用甘蔗碎叶机将蔗地全部的甘蔗叶打碎,通过土地翻耕犁耙将甘蔗叶回归土壤;不提倡在蔗田烧蔗叶,这不仅会造成大气的环境污染,而且养分损失大,肥效不高。   绿肥:紫云英、蓿苜   花生:桂花21号、桂花23号、桂花17号、粤油116、梧油7号   大豆:桂夏1号、桂夏2号、桂早1号、桂早2号、桂春3号   四季豆:双青一号、白子四季豆、意选一号、12号菜豆、81-6矮生菜豆、供给者。   玉米:桂单22号、路单10号、蠡玉16号、先甜5号   3、与其它作物进行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在收获最后一年宿根蔗新植甘蔗前种植一年或一季其它作物等进行轮作,这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甘蔗产量。各地在实践中也模索出一些既达到轮作的目的,也能正常进行甘蔗生产的好经验:一是在秋天收获的甘蔗地里种植一季冬菜、冬玉米或冬绿肥,次年春再种植甘蔗。即“秋收甘蔗+冬菜、冬绿肥、冬玉米+春植蔗”模式,这种模式不影响甘蔗生产,在种植甘蔗的间隙又多收一季作物,提高了蔗农的收入;二是在晚春收获的甘蔗地种植一季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于当年秋再种上秋植蔗。即“春收甘蔗+春花生+秋植蔗”。   4、深耕深松。用大马力拖拉机在新植前进行土壤的深耕深松,深耕深度达35公分以上,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目前我区正在推广。   5、合理施肥,均衡的施肥。一是施用生物肥作基地更是改良土壤的好办法,如施用我区土肥站生产并推广的“绿力”牌生物肥。我区大部分土壤偏酸,因此在土壤中施适量的石灰调整土壤的PH值等,一般在犁耙地前每亩撒施50公斤左右的石灰,可有效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甘蔗对养分的要求:甘蔗生长期长,产量高,消耗养分多。按一般生长期10-11个月计,亩产5吨甘蔗,需吸收氮-公斤,磷-公斤,钾10-14公斤。甘蔗施肥的一般原则是:、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有机肥和P、K肥应作为基肥一次施完,N肥则要分次施放;、氮、磷、钾施用的比例一般为1::;、施肥要培土,作基肥时可防止化肥对种茎的危害,同时可有效防止肥份的挥发和雨水冲刷造成的养分流失。   主要是推广的甘蔗智能化施肥技术。各地不同的土壤其肥力和营养成分有较大的差异,应通过土壤诊断来决定施肥量的多少,这才是科学的。我区目前在扶绥县、江洲区等主要蔗区推广甘蔗智能化施肥技术,均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受到蔗农的普遍欢迎。甘蔗智能化施肥技术依托广西甘蔗智能化施肥专家系统,由广西区土肥站组织开发并推广,该系统就像一个“傻瓜机”,只要有一台能联网或单机装有该系统的电脑,访问系统,输入种植地块、种植类型、往年产量、甘蔗品种等一系列必要的数据,电脑就会自动提供最佳的施肥标准以及该地块的预期产量。按这个标准施肥,所施的肥料就能做到不多不少不浪费,还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我区月大部分市县土肥站都具备有测土配方等智能化施肥的设备与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易行,花费不多,它可根据蔗农的产量要求,提高1-3套施肥方案,这样不仅有利于正确地施用肥料,而且可大大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减少成本,提高产量和含糖量,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广西的土壤还易缺少甘蔗生长所需要的Ca、Mg、B、Zn等营养元素,需要靠人工施肥来满足。一般可在追施氮肥中一块施,也可作为叶面肥喷施。   甘蔗对水分的要求:甘蔗一生需水量很大,茎的含水量多,幼嫩茎梢含水量最多,一般达85-92%,而到成熟期茎含水70%左右,干物质含量约30%。甘蔗吸收水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根部吸收,吸收并分配到体内的水分90%以上通过气孔发生蒸腾作用散失到体外。甘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