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中苏州四大名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季中苏州四大名园

四季中苏州四大名园   也许是农业文明的缘故,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尽管风格纷呈、气象万千,但从季节入手,可以把它们分出春、夏、秋、冬。当然,这更多地是依赖于欣赏者的艺术感觉。   真是巧合,说起苏州园林,挂在嘴上的就是四大名园,像春、夏、秋、冬一样,它们也是四个单元:四大名园的顺序按朝代排列,宋、元、明、清,依次对应为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这种排列,由造园年代而定,虽然园林专家有不同的说法,但已约定俗成,构成了文化的无穷魅力。   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从艺术感觉上,它们的顺序可能就要换一换了。   拙政园的春秋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中国私家园林这个方面而言,拙政园的造园规模和造园构想,都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风拂拂,春水漫漫,留连于亭台楼阁之间,一如留连光景。拙政园雍容华贵、优雅大方,喜欢昆剧的人不去拙政园转转,是会有许多遗憾的。造园和演戏,游园和听戏,有一种文理上的缠绵,正如“梧竹幽居亭”上的那一副对联所示:“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在风格上,拙政园与昆剧魁首《牡丹亭》极为相似。拙政园还有一个神话,就是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以其为蓝本的,给书中大小贵贱的人物搭个舞台,一场悲欢离合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   但即使是在具有春的风格的拙政园,还是能感到它的秋的气息,从那些匾额上就能一目了然,匾额往往是一处园景的主题词:   “秫香馆”——“秫香”,就是“稻谷飘香”的意思。《红楼梦》里可以和它对应的是“稻香村”,命意相同。“待霜亭”,就更不言而喻了。   因为中国文化对季节的敏感是一种隐形结构,所以拙政园里秋天的故事,有时候也隐隐约约。“见山楼”,如果不知道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它的出处,也就感受不到爽爽的秋意;“留听阁”,如果不知道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它的出处,也就感受不到飒飒的秋意……   留园盛夏也闻秋   如果把拙政园认作娴静,留园就是??静;如果把拙政园认作春容,留园就是夏姿。   从窄门进到长廊,通过一扇扇漏窗往外望去,经幢、枫树、栏杆、湖石……折回身,踱步到“绿荫水榭”,盛夏带着绿荫就来了。水榭里的窗,是空透的,与长廊上的漏窗形成对比,一个像是清式家具,一个像是明式家具。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二十四诗品·冲淡》)的“花步小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十四诗品·纤秾》)的“恰航”,徘徊此处,悟得其妙,也就知道园林的神韵了。   “恰航”楼头的明瓦,简约素净,这一块地方,甚至比“闻木樨香轩”更具有秋意。上世纪20年代有一篇著名的美文,叫《乌篷船》,其中就写到了“明瓦”:“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   留园的精华在于它的水面和水面四周的景观,绕水一周,等于穿过了一年中的四季。从探春的“清风池馆”出发,走过“涵碧山房”,这里是欣赏荷花的好地方,所以又称“荷花厅”。然后访秋,顺着长廊渐次升高——“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下上,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真州东园记》)——这是欧阳修的句子——在阵阵清风里,没有坐进“闻木樨香轩”,就闻到桂花的香气了。如果中秋夜有幸坐在“闻木樨香轩”的话,大概会和白居易一样,听得到月宫里桂子轻轻滴落的声音。   “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遥遥相对,一个春天,一个秋天,时间沙沙而去,历史沙沙而来,遥遥相对的“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一部春秋,谁来解读?   从“闻木樨香轩”往高处望去,是用来赏雪的“可亭”,碰巧遇到银桂飘落,也是可以以花代雪,也是可以“陶庵梦忆”:“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是没有人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罢了。   因此,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苏州园林是历史的艺术。   清风明月本无价   沧浪亭沿河一带的黄石,据说是宋代造园艺术在苏州唯一留下的雪泥鸿爪。是耶非耶,并不重要,细细体会,的确大有遗意:隔水相望,朴素坦率一如王禹偁、梅尧臣的诗作;近身相抚,方阔瘦硬恰似欧阳修、黄庭坚的书法。   在午后的阳光里,远远看来,黄石的色泽,更使沧浪亭这个古老的园林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秋天醇厚如酒的况味。   如果把拙政园认作娴静,留园认作幽静,沧浪亭就是寂静;如果把拙政园认作春容,留园认作夏姿,沧浪亭就是秋思。   苏州园林中,结构最为精巧的,当推留园;气息最为高古的则非沧浪亭莫属。北宋时的沧浪亭一带,地势高阔,草木郁茂,三面环水,仿佛大隐隐于市,虽在城里却恍若郊外。北宋庆历年间,被罢官的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举家南迁,一见此地,即以四万贯钱买下,他的朋友欧阳修听说了,随即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