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
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发展势头较强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资料的翻译也日趋重要,本文从分析旅游英语中的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着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的准确性,从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关键词 旅游英语 修辞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旅游业已成为一项飞速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涌入中国,来了解,感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外国游客一般是通过阅读旅游资料、观看图片简介及聆听导游对景点讲解来了解我国的奇观异景,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外国游客在陶醉于美景时,不仅使感官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成为旅游的障碍,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差异
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言贵简洁),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由此可见,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情趣的不同,必然形成汉、英两种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差异。
(一)重复结构
重复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排比句现象,汉语、英语里都有。排比句通常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语义相联、语气连贯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达到“壮势”、“达意”的目的。但汉语和英语的排比结构有很大区别,汉语的排比结构不仅强调齐整美,而且强调反复关,共同词语反复出现,这种排比辞式齐整是汉语重复结构的重要标志。反观英语的排比辞式,“英语的排比一般只强调结构上的整齐匀称”而不刻意于共同词语的反复出现。两种语言不同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比如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传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其译文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at it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试比较中文与英文,在原文中“长征”一词反复出现了三次,而在译文中这一词仅出现了一词,其余用代词it 来指代,这是因为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于汉语中反复出现的名词用代词取代可以使译文更简洁。
(二)四字结构
“四字成语”和“四字格”是四字结构在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如成语“星移斗转”、“南辕北辙”等。“四字格”是一种音调铿锵、排比连用、势如行云流水的修辞方式,如“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烟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等等。汉语的“四字格”行文的风格为形式整齐悦目,音调抑扬顿挫,语气连贯自然,这与汉语言行文讲究酣畅淋漓的审美情趣有关。但这样的修辞方式却有可能被西方读者误认为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因为他们审美的情趣在于简洁、严谨。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旅游解说内容时,必须让学生对语义进行提炼概括、删减调整,以使译文语义简洁明了,比如峨眉山导游词中的一段:峨眉山月清凉皎洁,光华如洗,熠熠生辉,丝丝扣人。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大多数采用副词或形容词来解释这些四字结构,这样比较符合西方的修辞审美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游客对眼前的美景产生共鸣。
二、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为习惯。旅游英语是一种应用性语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的一种纽带和交流桥梁。旅游翻译主要是通过翻译让翻译后的旅游资料符合各种游客的审美情趣,起到传递信息、诱导游客、宣传当地文化等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如“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为“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文档评论(0)